• [  zhāo yǐn  ]
  • ㄓㄠ 一ㄣˇ
  • RVK XH
  • 动词

招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吸引;引诱。

招引顾客。

attract;

引证解释

⒈  招致;引之使来。

《后汉书·樊鯈传》:“建武 中,禁网尚阔,诸王既长,各招引宾客,以 鯈 外戚,争遣致之,而 鯈 清静自保,无所交结。”
《南史·蔡廓传》:“若以重兵迎之,势必疑惧,或能招引北虏,为患不测。”
《古今小说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“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,不守本分,惯一招引閒神野鬼,上门闹炒!”

⒉  吸引。

宋 苏舜钦 《望太湖》诗:“风烟触目相招引,聊为停橈一 楚 吟。”
朱自清 《温州的踪迹》二:“梅雨潭 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;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。”
杜鹏程 《保卫延安》第二章八:“‘咱们部队上的同志’这句话,立刻招引来一阵亲切的握手、问好。”

⒊  招惹,引出。

魏巍 《东方》第二部第九章:“﹝ 琼斯 说﹞ 麦克阿瑟 本来告诉我们,打到三八线可以回家,谁知道又让我们跨过了三八线,结果把 中国 人招引来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招致引进。

《后汉书·卷三二·樊宏传》:「建武中,禁网尚阔,诸王既长,各招引宾客,以鯈外戚,争遣致之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三九·汪信之一死救全家》:「有我们这样老无知老禽兽,不守本分,惯一招引闲神野鬼,上门闹炒!」

英语翻译

to attract

招引(zhao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诏音[zhào yīn ]

    1.诏命。

  • 2、招隐[zhāo yǐn ]

    1.征召隐居者出仕。《楚辞》有《招隐士》篇。南朝宋文帝为隐士雷次宗筑招隐馆于锺山。事见《宋书.隐逸传》。 2.招人归隐。晋左思﹑陆机皆有《招隐》诗。

  • 3、肇禋[zhào yīn ]

    1.开始祭祀。《诗.周颂.维清》:"维清缉熙,文王之典。肇禋,迄用有成,维周之祯。"毛传:"肇,始;禋,祀也。"一说,禋,当作西土,乃西土二字误合之垔,后人又加示旁。周在西方,故称。肇西土,言文王开辟周国土地。见高亨《诗经今注》。

  • 4、招饮[zhāo yǐn ]

    1.招人宴饮。宋梅尧臣有《依韵和通判雪后招饮》诗﹐清吴锡麒有《元夜值雪耦堂招饮同陈宝所给谏作》诗。

  • 5、召引[zhào yǐn ]

    1.招引;引导;吸引。

招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奏知引见。
  • 2、1.承认罪过。
  • 3、1.引导行礼。
  • 4、“万有引力”的简称。见“万有引力”(17页)。
  • 5、1.引用判例。 2.引以为例证。
  • 6、①伸长脖子。形容深切盼望:引领西望|引领等佳音|百姓引领。 ②带领;引导:引领众人|队伍由老乡引领。
  • 7、1.导引水流。 2.谓通过外科手术排出体内脓液。
  • 8、1.起程,上路。 2.带路。
  • 9、1.传讯囚犯,录其罪状及决狱情况。虑,通"録"。
  • 10、1.背纤。
  • 11、1.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时前导的骑从。 2.宋代杂剧动作名。
  • 12、1.启程,上路。
  • 13、1.拉弓至满。 2.谓斟酒满杯而饮。
  • 14、1.宣召。
  • 15、1.木工使用绳墨。喻立下规矩﹑法度。
  • 16、1.古时获准销售的货物凭单。开列有品种﹑份量等。 2.举目。
  • 17、1.招致接纳。
  • 18、1.窝藏;躲避。
  • 19、1.谓古礼对年老而贤者加以尊养。后用以称年老辞官。 2.延长年寿。
  • 20、1.引诱野鸟入网罗的驯鸟。亦比喻引人上钩的人。
  • 21、1.牵拉缰绳。指乘马。
  • 22、1.犹引喻。
  • 23、1.运销引盐的票据。
  • 24、1.起身。 2.一种事情﹑现象﹑活动等使另一种事情﹑现象﹑活动等出现。

招引的相关查询

招引的意思解释、招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