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ǐn lǐnɡ  ]
  • 一ㄣˇ ㄌ一ㄥˇ
  • XH WYCM
  • 动词

引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伸直脖子向远处眺望,形容殷切期待的样子。

如有不嗜杀人者,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》
武王设朝,士民皆喜;依圣治事,民皆引领。——《武王伐纣平话》

crane one’s neck to look into the distanc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伸颈远望。多以形容期望殷切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及君之嗣也,我君 景公 引领西望曰:‘庶抚我乎!’”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汉 既通使 大夏,而西极远蛮,引领内乡,欲观中国。”
宋 司马光 《张尚书葬祭文》:“引领松楸,悲何有极!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罗刹海市》:“结想为梦,引领成劳。”

⒉  犹引退。

《汉书·元后传》:“太皇太后春秋七十,数更忧伤,敕令亲属引领以避 丁 傅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引领,自引首领而退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将军若造怨此人,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。”

⒊  带领。

元 关汉卿 《五侯宴》第四折:“雌鸡终日引领众鸭趁食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董将士 使箇人,将着书简,引领 高俅 逕到学士府内。”
郁达夫 《东梓关》:“忽而前番引领他进来的那位青年,手里拿了一盏煤油灯走进了房来。”

⒋  宋 金 商业行会的首领。

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雇觅人力》:“俱各有行老、引领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五章第二节:“金 朝城镇商业中的行……同业商行的首领称为行头和引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伸长脖子。表示殷切期盼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「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:『庶抚我乎!』」
《文选·潘岳·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二》:「引领望京室,南路在伐柯。」

引颈

⒉  带领。

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·第四折》:「雌鸡终日引领众鸭趁食。」
《水浒传·第二回》:「董将士使个人,将著书简,引领高俅迳到学士府内。」

引领(yin l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堙陵[yīn línɡ ]

    1.犹废置,败落。

  • 2、阴灵[yīn línɡ ]

    1.月亮。 2.太阴(月亮)的洁气。谓凝成之露。 3.旧时迷信谓人死后的魂灵﹔幽灵。

  • 3、阴岭[yīn lǐnɡ ]

    1.背阳的山岭。

  • 4、阴陵[yīn línɡ ]

    1.春秋楚邑。为项羽兵败后迷失道处。汉时置县。故城在今安徽定远西北。

  • 5、阴令[yīn lìnɡ ]

    1.帝王对北宫中妇人发布的命令。

  • 6、饮令[yǐn lìnɡ ]

    1.酒令。

  • 7、银铃[yín línɡ ]

    1.银制的铃。 2.常用来形容声音的清脆﹑嘹亮。

引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统治;主管。
  • 2、1.接受。
  • 3、1.指五岭以南的地区。领,古"岭"字。
  • 4、1.亦作"领喏"。 2.答应;应承。
  • 5、1.见"领诺"。
  • 6、1.领取凭证。旧时地方官赴任前,须先在京都吏部领取文牒,谓之"领凭"。
  • 7、1.见"领旗"。
  • 8、1.带领;统领。
  • 9、1.谓带领他人锄草松土。
  • 10、1.接受对方的礼物或好意而心怀感激。
  • 11、1.得到,获得。
  • 12、1.套在脖子上的圈。 2.即领子。
  • 13、1.指走在垄沟里负力最重的牲口带领同类合耕。
  • 14、1.犹言代理兼管。
  • 15、1.陕北民间祭神用的牲畜。
  • 16、使1.谓主管其事。
  • 17、1. 给预兆,预先警告;通过超自然手段预示。
  • 18、一国根据协议派驻在别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外交代表。分总领事、领事、副领事和领事代理人。主要职责是:维护本国利益,保护侨民,办理护照、签证、公证、认证等事宜,用合法手段了解当地各种情况。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间的协议,领事可享受有别于外交特权和豁免的领事特权和豁免。
  • 19、1.带头。 2.指带头的人。
  • 20、犹接受。多用于接受好意:好意我领受了。
  • 21、1.犹统帅。
  • 22、1.分布在一个国家领土内的河流﹑湖泊﹑运河﹑港口﹑海湾等。 2.指领海。
  • 23、1.犹领取。
  • 24、1.领取钱物的凭证。 2.缝在领窝上的窄条。

引领的相关查询

引领的意思解释、引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