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ěi yàn  ]
  • ㄅㄟˇ 一ㄢˋ
  • UX AKU

北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国名。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北省蓟县一带。

⒉  国名。指秦末农民大起义中,韩广重建之燕国。

⒊  太平天国谓清朝的京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国名。 周 代诸侯国名,在今 河北省 蓟县 一带。

《春秋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齐 高止 出奔 北燕。”
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周武王 灭 紂,封 召公 於 北燕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故 田光 伏剑於 北燕,公叔 毕命於 西秦。”

⒉  国名。指 秦 末农民大起义中, 韩广 重建之 燕国。

《文选·陆机<汉高祖功臣颂>》:“乃眷 北燕,遂表 东海。”
李善 注引《汉书》:“信 用 广武君 策,发使使 燕,燕 从风而靡。”

⒊  太平天囯 谓 清朝 的京城。

太平天囯 《贬直隶省为罪隶省诏》:“今朕既贬 北燕 地为妖穴,是因妖现秽其地,妖有罪,地亦因之有罪,故并贬 直隶省 为 罪隶省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朝代名。(西元409~436)​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。冯跋所建,据有今热河境。

英语翻译

Northern Yan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(409-436)​

法语翻译

Nördliche Yan

北燕(bei y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悖言[bèi yán ]

    1.违逆之言。

  • 2、备言[bèi yán ]

    1.详说。

  • 3、陂渰[bēi yǎn ]

    1.池塘沼泽。渰﹐通"淹"。

  • 4、陂堰[bēi yàn ]

    1.蓄水池。

  • 5、贝筵[bèi yán ]

    1.指宣讲佛经经义的讲席。

  • 6、北岩[běi yán ]

    1.北面的山岩。 2.寺院名。在今四川省达县西北凤凰山。风景优美。

  • 7、北雁[běi yàn ]

    1.候鸟之一。因其每年秋分后由北南飞,故称。

  • 8、背眼[bèi yǎn ]

    (~儿)人们不易看见的(地方)。

  • 9、倍言[bèi yán ]

    1.背弃诺言。倍,通"背"。

北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燕石"。
  • 2、1.谓善为子孙后代谋划。
  • 3、1.见"燕巢于幕"。
  • 4、1.见"燕巢于幕"。
  • 5、1.燕子筑巢所衔的泥;燕巢上的泥。 2.燕子衔泥筑巢。
  • 6、1.亦作"燕昵"。亦作"燕嫟"。 2.私下亲近。 3.亲昵;亲热。 4.指亲昵的人。
  • 7、1.见"燕昵"。
  • 8、1.《礼记.乐记》:"宋音燕女溺志。"孔颖达疏:"燕,安也;溺,没也。言宋音所安唯女子,所以使人意志没矣,即前溺而不止是也。"后以"燕溺"谓过分宠爱。
  • 9、1.安宁。
  • 10、1.旧时幻术名。
  • 11、1.谓安于女色。
  • 12、1.轻慢朋友。
  • 13、1.见"燕辟"。
  • 14、1.指战国时燕国和齐国。后亦泛指其所在地,即今河北﹑山东一带。
  • 15、1.指日常生活用品。 2.古代行燕礼时所用的食器。
  • 16、1.古代帝王居息的宫室。 2.泛指闲居之处。 3.指卧室。 4.公馀休息;睡眠。
  • 17、①鸟名。嘴圆锥形,羽毛黑褐色,以昆虫为食。 ②燕和雀。比喻无远大志向或庸俗浅薄者:燕雀安知鸿鹄之志|燕雀之见。
  • 18、1.燕京。
  • 19、1.古山名。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。东汉永元元年,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,大破北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勒功,记汉威德。见《后汉书.窦宪传》。 2.泛指边塞。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,常引用之。 3.指汉班固所撰《封燕然山铭》。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。 4.古地名。
  • 20、1.安宁太平。 2.安适满足。 3.引申为逸乐。 4.谓心神安定,屏除杂念。
  • 21、1.宴饮遨游。燕,通"宴"。语出《诗.小雅.鹿鸣》:"我有旨酒,嘉宾式燕以敖。"郑玄笺:"敖,游也。"
  • 22、1.设宴送行。
  • 23、1.燕子的戏称。
  • 24、1.亦作"燕譬"。 2.谓轻慢老师为讲解深义而作的浅近比喻。一说指燕游邪辟。

北燕的相关查询

北燕的意思解释、北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