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àn rán  ]
  • 一ㄢˋ ㄖㄢˊ
  • AKU QD

燕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山名。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。东汉永元元年,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,大破北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勒功,记汉威德。见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。

⒉  泛指边塞。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,常引用之。

⒊  指汉班固所撰《封燕然山铭》。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。

⒋  古地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山名。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。东汉 永元 元年,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,大破 北匈奴,登 燕然山,刻石勒功,记 汉 威德。见《后汉书·窦宪传》。

汉 班固 《<封燕然山铭>序》:“遂踰 涿邪,跨 安侯,乘 燕然,躡 冒顿 之区落,焚 老上 之 龙庭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铭箴》:“若 班固 燕然 之勒, 张昶 华阴 之碣,序亦盛矣。”

⒉  泛指边塞。诗文中叙建立边功时,常引用之。

南朝 宋 何承天 《安边论》:“比及十载,民知义方。然后简将授奇,扬旌 云 朔 ……铭功於 燕然 之阿,饗徒於 金微 之曲。”
唐 李峤 《饯薛大夫护边》诗:“佇见 燕然 上,抽毫颂武功。”
宋 范仲淹 《渔家傲·秋思》词: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 燕然 未勒归无计。”
明 汪廷讷 《种玉记·阃命》:“桓桓大将操兵柄,管此去单于繫颈,马到处 燕然 勒名。”

⒊  指 汉 班固 所撰《封燕然山铭》。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。

唐 窦巩 《经窦车骑故城》诗:“荒陂古堞欲千年,名振图书剑在泉。今日诸孙拜坟树,愧无文字续《燕然》。”

⒋  古地名。参阅《文献通考·四裔二四》。

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:“﹝ 贞观 中﹞以 多览 为 燕然府,僕骨 为 金微府 ……於故 单于臺 置 燕然都护府 统之,以导宾贡。”

燕然(yan ran)同音词

  • 1、颜冉[yán rǎn ]

    1.颜回﹑冉耕的并称。二人均为孔子弟子﹐皆以德行着称。

  • 2、阉然[yān rán ]

    1.曲意逢迎貌。 2.气息微弱的样子。

  • 3、淹冉[yān rǎn ]

    1.犹渐冉。逐渐,渐渐。

  • 4、嫣然[yān rán ]

    1.美好貌。 2.娇媚的笑态。

  • 5、严然[yán rán ]

    1.庄重貌。

  • 6、黭然[yǎn rán ]

    1.奄然;突然。黭,通"奄"。

  • 7、掩冉[yǎn rǎn ]

    1.亦作"掩苒"。 2.披靡,偃倒。 3.摇曳貌。 4.柔弱貌。 5.轻盈柔美貌;柔和貌。 6.萦绕貌。

  • 8、掩苒[yǎn rǎn ]

    1.见"掩冉"。

  • 9、偃然[yǎn rán ]

    1.安息貌。 2.骄傲自得貌。 3.倒卧状。 4.犹巍然。 5.犹公然。 6.犹俨然。

  • 10、岩然[yán rán ]

    1.高峻貌。

燕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石灰石。
  • 2、1.犹然后。
  • 3、1.虽然。
  • 4、1.犹言主宰万物。
  • 5、1.见"然犀角"。
  • 6、1.许诺;信守诺言。
  • 7、1.许诺;信守诺言。
  • 8、1.谓半信半疑,犹豫不决。
  • 9、1.犹而已。
  • 10、1.亦作"?煴"。 2.谓用微火烘暖。
  • 11、1.赞同。
  • 12、1.连词。连接句子,表示连贯关系。犹言"如此,那么"或"那么"。
  • 13、1.泛指点燃火炬﹑灯烛之属。
  • 14、1.见"然否"。
  • 15、1.亦作"?赤"。 2.烧得通红。
  • 16、1.亦作"?除"。 2.烧毁。
  • 17、1.点灯。
  • 18、1.用艾灸头顶,以表示虔诚或祈福。多为佛教徒所用。
  • 19、连词。表示意思的转折:虽然多次受挫,然而他并不灰心|小草虽很娇嫩,然而生命力却很强。
  • 20、1.亦作"然不"。 2.是与非,是与不是。
  • 21、1.犹然(燃)脐。
  • 22、1.犹焚膏。烧油脂。
  • 23、1.中医针灸经络穴名之一。
  • 24、1.犹是故;因此。

燕然的相关查询

燕然的意思解释、燕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