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àn què  ]
  • 一ㄢˋ ㄑㄩㄝˋ
  • AKU IWYF
  • 名词

燕雀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一种颜色鲜明的雀(Fringilla montifringilla),繁殖在亚洲和欧洲北部,冬季向南迁徙,常作为笼鸟。

bramble finch; brambling;

⒉  燕和雀,比喻微贱或器量志向小的人。

燕雀安知鸿鹄之志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弃燕雀之小志。——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swallow and sparrow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燕爵”。

⒉  燕和雀。泛指小鸟。

《礼记·三年问》:“小者至於燕雀,犹有啁噍之顷焉,然后乃能去之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雀,本又作‘爵’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:“君夜在堂户前,有一流光如燕爵者,入君怀中,殷殷有声。”
南朝 梁 江淹 《翡翠赋》:“鷄鶩以稻粱致忧,燕雀以堂构貽愁。”
明 李东阳 《春寒二十韵》:“捲尽帘櫳无燕雀,閲残冰雪但松筠。”
樊增祥 《再示儿辈》诗:“对属天然燕雀侔,可知锁锁儷钩钩。”

⒊  比喻品质卑劣的人。

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燕雀乌鹊,巢堂坛兮。”
王逸 注:“燕雀乌鹊,多口妄鸣,以喻谗佞。”
唐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三九:“梧桐巢燕雀,枳棘栖鸳鸞。”
王琦 注:“梧桐之木,本凤凰所止,而燕雀得巢其上,喻小人得志。”
唐 李商隐 《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》诗:“鸞凰期一举,燕雀不相饶。”
冯浩 笺注:“谓遭排忌。”

⒋  比喻庸俗浅薄的人。参见“燕雀安知鸿鵠志”。

《汉书·公孙弘卜式等传赞》:“公孙弘、卜式、儿宽 皆以鸿渐之翼困於燕爵,远迹羊豕之间,非遇其时,焉能致此位乎?”
颜师古 注:“喻 弘 等皆有鸿之羽仪,未进之时,燕爵所轻也。”

⒌  比喻地位卑微的人。

《北史·崔彦穆杨纂等传论》:“崔彦穆、杨纂、段永 等昔在 山 东,沉沦下位,并以羈旅之士,邅回於燕雀之伍,终佩龟组,可谓见机者乎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七:“﹝ 开寳 九年﹞上遣 太宗 与 俶 叙齿为昆仲。 俶 循走,叩头泣谢曰:‘臣燕雀微物,与鸞凤序翼,是驱臣於速死之地也。’”

⒍  鸟名。嘴黄色,尖端微黑。翼羽黑色。体羽褐黄色,下部白色。尾羽黑色,部分带白色。在我国为旅鸟和冬候鸟,见于 华东、华南 一带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动物名。雀类。体型纤小,嘴圆锥形。雄鸟的头和背羽毛呈黑色;雌鸟则为暗褐色。以昆虫为食。能飞取抛掷的弹丸,人们常饲养以为戏。

英语翻译

(bird species of China)​ brambling (Fringilla montifringilla)​, (fig.)​ small fry

德语翻译

Pinson du Nord

燕雀(yan que)同音词

  • 1、湮缺[yān quē ]

    1.埋没残缺。

  • 2、淹阙[yān què ]

    1.停缺。

  • 3、研却[yán què ]

    1.研究;商讨。却,助词。

  • 4、研搉[yán què ]

    1.仔细斠订。

  • 5、严确[yán què ]

    1.犹严谨,严密。

  • 6、严阙[yán què ]

    1.庄严的宫殿。借指朝廷。

  • 7、烟阙[yān què ]

    1.高耸的楼观﹑宫殿。

  • 8、盐榷[yán què ]

    1.政府对食盐产销的垄断专卖。

  • 9、偃却[yǎn què ]

    1.骄傲。

  • 10、燕阙[yàn què ]

    1.燕京。

燕雀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秆丛生。叶线形。秋季开花﹐总状花序﹐绿色或紫色。生于荒野潮湿之处。可作饲料。也可作护堤植物。
  • 2、1. 皮肤病,患者多为女性。中医认为是由于火郁于孙络之血分,风邪外搏而成,生于面上,其色黄淡。
  • 3、1.见"雀斑"。
  • 4、1.即雀鹰。
  • 5、1.古代比冕次一级的礼冠。广八寸﹐长一尺二寸。如雀头色﹐赤而微黑﹐故称。
  • 6、1.欢欣雀跃。
  • 7、1.谓行走似雀跃。
  • 8、1.妇女首饰名。有雀形饰物的钗。
  • 9、1.清代举人和生员的冠饰。
  • 10、1.麻雀﹔小鸟。
  • 11、1.古代形似鸟状的游船。
  • 12、1.朱雀桁的简称。东晋南朝时建康正南朱雀门外的古浮桥。
  • 13、1.《后汉书.杨震传》"父宝"李贤注引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﹕"宝年九岁时﹐至华阴山北﹐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﹐坠于树下﹐为蝼蚁所困。宝取之以归﹐置巾箱中﹐唯食黄花﹐百余日毛羽成﹐乃飞去。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﹕'我西王母使者﹐君仁爱救拯﹐实感成济。'以白环四枚与宝﹕'令君子孙洁白﹐位登三事﹐当如此环矣。'"后用"雀环"为知恩报德之典。
  • 14、1.指狱讼﹔争吵。 2.《诗.召南.行露》有"谁谓雀无角"之句﹐因以"雀角"为该篇的代称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雀?"。 2.幼雀。
  • 16、1.梵语Cakra﹐或音译为"昭怙厘"。古屈支国寺名﹐在今库车北苏巴什地方。见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屈支国》。后以"雀离"泛指佛寺﹐佛塔。
  • 17、1.果树名。即郁李。
  • 18、1.犹鹤立。竦身而立。雀为"隺"字之讹。《战国策.楚策一》﹕"﹝棼冒勃苏﹞七日而薄秦王之朝﹐雀立不转﹐昼吟宵哭。"朱祖耿集注引王引之曰﹕"雀当为隺字之误也。隺与鹤同。鹤立﹐谓竦身而立也。《文选.求通亲亲表》'实怀鹤立企伫之心'﹐李善注引此策﹕'鹤立不转。'《初学记.人事部》﹑《太平御览.人事部》引此并与《文选》注同。《鸿烈.修务篇》曰﹕'申包胥(即棼冒勃苏)鹤跱而不食﹐昼吟宵哭。'皆其明证。"一说犹雀跃。鲍彪注﹕"雀立﹐踊也。"
  • 19、1.指孔雀或鹖的尾毛。清代用作赏给贵族与高级官员的冠饰。有单眼﹑双眼﹑三眼之分。双眼﹑三眼者是因功勋得到的特殊赏赐。因用以借指朝廷大臣。
  • 20、1.亦作"雀録"。 2.传说中赤雀所衔丹书。 3.泛指重要史籍文献。
  • 21、1.见"雀箓"。
  • 22、1.捕雀的网罗。常用以形容门庭冷落。
  • 23、1.雀斑。
  • 24、1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形似燕麦﹐叶稍长。夏季开花﹔小穗状花序﹐绿色。生于山坡﹑荒野和路旁。可作牧草﹐也可栽作水土保持植物。谷粒可作家畜饲料。

燕雀的相关查询

燕雀的意思解释、燕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