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农历六月黄昏大火(古星名,即心宿二)的位置在中天,大暑后逐渐向西退伏,古谓“伏火”。
⒉ 道家炼丹,调低炉火的温度谓“伏火”。
引北周 庾信 《奉和初秋》诗:“落星初伏火,秋霜正动钟。”
引唐 朱庆馀 《赠道者》诗:“药成休伏火,符验不传人。”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居四郎伏硃锻丹砂》:“其法取辰锦颗块砂,不计多少,以一药铺盖煅之,朱已伏火,即日用炭火二两空养。”
1.布濩。散布。
俘虏和缴获:~甚众。
1.谓烧毁。
1.鸭肉羹。
1.谓厚积财货。
1.斫人﹑煮人的刑具。亦谓用斧斫﹑用镬煮﹐泛指极严酷之刑。
1.谓浮动不安。
1.谓向火取暖。
①死了又活过来。多用于比喻:经过修理,报废的车床又~了。 ②使复活:反对~军国主义。
伏火的意思解释、伏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