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è xū  ]
  • ㄏㄜˋ ㄒㄨ
  • FOF NHE

赫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即赫胥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 赫胥氏。参见“赫胥氏”。

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外传记宝剑》:“轩辕、神农、赫胥 之时,以石为兵,断树木为宫室。”
三国 魏 嵇康 《太师箴》:“赫胥 既往,绍以 皇羲。”
唐 杨炯 《益州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》:“洎乎 尊卢、赫胥 之代, 驪连、栗陆 之君。”

赫胥(he xu)同音词

  • 1、合虚[hé xū ]

    1.古代神话称日月所出之山。

  • 2、合绪[hé xù ]

    1.聚集在一起。

  • 3、和煦[hé xù ]

    温暖:春风~丨~的阳光。

  • 4、呵嘘[hē xū ]

    1.嘘气;吹气。 2.喻关心冷暖。

  • 5、合繻[hé xū ]

    1.验证帛符。繻,汉代出入关隘的帛制凭证。

  • 6、何须[hé xū ]

  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须要:说情我都知道了,~再说!丨从这里走到车站,~半个钟头?

  • 7、何许[hé xǔ ]

    〈书〉何处:~人(原指什么地方人,后来也指什么样的人)。

  • 8、核叙[hé xù ]

    1.核实叙录。

  • 9、贺序[hè xù ]

    1.文体名。贺人升迁之文。

赫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伍子胥与子产的并称。
  • 2、1.重叠而生﹐对生。
  • 3、1.拥戴。
  • 4、1.指封建官府中侵吞财物的胥吏。犹如蛀食衣物书籍的蠹虫。
  • 5、1.使疏远者相亲附。亦指亲附﹑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。
  • 6、1.传说伍子胥为夫差所杀﹐尸投浙江﹐成为英魂。后用为典。
  • 7、1.差役的头目。
  • 8、1.里胥。乡里小吏。
  • 9、1.官府中的小吏。
  • 10、1.封建官府中的小吏和差役。
  • 11、1.城门名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城西门。 2.复姓。春秋吴有大夫胥门巢。见《左传.哀公十一年》。
  • 12、1.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。亦为刑罚名。 2.特指腐刑。 3.空无所有。
  • 13、1.本为诸侯相见﹐约言不誓。 2.泛指相约。
  • 14、1.山名。即今江苏省吴县莫厘山。
  • 15、1.相继沉没。语本《诗.大雅.桑柔》:"其何能淑﹐载胥及溺。"郑玄笺:"胥,相也。"
  • 16、1.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服装上的带钩。
  • 17、1.差役仆从。
  • 18、1.老吏。
  • 19、1.古代乐官。 2.犹胥吏。
  • 20、1.山名﹐相传因伍子胥而得名。有三:(1)在江苏省吴县西南。《史记.伍子胥列传》:"﹝伍子胥﹞乃自刭死。吴王闻之大怒﹐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﹐浮之江中。吴人怜之﹐为立祠于江上﹐因命曰胥山。"一说吴阖闾时已有胥山之名。汉袁康《越绝书.外传记吴地传》:"阖庐之时大霸﹐筑吴越城﹐城中有小城二﹐徙治胥山。"(2)浙江省杭州市城内吴山。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浙江二.杭州府》:"吴山﹐《图经》云:'春秋时为吴南界故名。或曰以子胥名﹐讹伍为吴也。'亦名胥山。"(3)浙江省嘉兴市张山。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浙江三.嘉兴
  • 21、1.古官名。掌管市场物价的小官吏。
  • 22、1.犹胥吏。
  • 23、1.唐代设置公廨本钱﹐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﹐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。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﹐称为"胥士"。
  • 24、1.谓与人相远﹐流转各地。 2.常有闲散﹑流浪等义。

赫胥的相关查询

赫胥的意思解释、赫胥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