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伍子胥与子产的并称。
1.重叠而生﹐对生。
1.拥戴。
1.指封建官府中侵吞财物的胥吏。犹如蛀食衣物书籍的蠹虫。
1.使疏远者相亲附。亦指亲附﹑亲附的人或泛指附庸。
1.传说伍子胥为夫差所杀﹐尸投浙江﹐成为英魂。后用为典。
1.即申包胥﹐春秋时楚国大夫。楚昭王十年(公元前506年)﹐吴国用伍子胥计攻破楚国﹐他到秦国求救﹐在秦庭痛哭七日夜﹐终于使秦国发兵救楚。
1.即仓吏。
1.长官与胥吏。
1.专事抄写的胥吏。
1.专事誊写的胥吏﹑书手。 2.讥笑抄袭陈言﹐不能自出新意的人。
1.犹村正。
1.不待时。胥,通"须",等待。
1.见"姑苏台"。
1.传说中的帝王名。
1.泛言入梦。
1.语出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"吴王乃取子胥(伍子胥)尸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"后因以"伍胥潮"谓怒潮。
1.即伍胥潮。
1.犹言山珍海错。
猾胥:狡诈的小官。贪财狡诈的小官吏。
黠:狡诈;胥:小吏。贪赃枉法的狡猾的官吏。
后因称一场幻梦为“一梦华胥”。
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
抉:剔出;目:眼睛。指忠臣被谗诛杀。同“抉目吴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