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i fū  ]
  • ㄅㄟ ㄈㄨ
  • DRT KHGY

碑趺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碑座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碑座。

叶圣陶 《登雁塔》:“向来玩碑的无非揣摩书法,考证故实,注意到碑额、碑趺和碑旁的装饰雕刻是比较后起的事情。”
叶圣陶 《登雁塔》:“碑趺的天人舞乐的浮雕尤其可爱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石碑的底座称为「碑趺」。

碑趺(be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北府[běi fǔ ]

    1.东晋建都建康(今江苏省南京市),军府设在建康之北的广陵(今江苏扬州市),故称军府曰北府。 2.北府兵的略称。 3.东晋时京口的别称。 4.契丹部落集团名称。唐末,契丹遥辇氏八部以迭剌部为核心的五部和以乙室部为核心的三部,分别组成两个部落集团,称"北府"﹑"南府"。

  • 2、北阜[běi fù ]

    1.北面的山岗。

  • 3、卑伏[bēi fú ]

    1.犹言低声下气。

  • 4、卑服[bēi fú ]

    1.使衣服粗劣,穿粗劣的衣服。《尚书.无逸》:"文王卑服,即康功田功。"孔传:"文王节俭,卑其衣服。"一说谓从事卑贱之事。参阅清弁庭《同文尚书.无逸之训》。 2.降服。 3.恭顺。 4.低微的职位。

  • 5、卑俯[bēi fǔ ]

    1.《左传.定公十五年》:"邾子执玉高,其容欲仰;公受玉卑,其容俯。子贡曰:'以礼观之,皆有死亡焉……高﹑仰﹐骄也;卑﹑俯,替也。'"后因以"卑俯"形容依附权贵,仰人鼻息。

  • 6、悲夫[bēi fū ]

    1.悲叹之词。夫,语助。

  • 7、被服[bèi fú ]

    被褥、毯子和服装(多指军用的):~厂。

  • 8、被俘[bèi fú ]

    1. 战争中被对方活捉。如:被俘人员。

  • 9、被幞[bèi fú ]

    1.即行李卷。被服包。 2.单指被褥。

  • 10、背负[bēi fù ]

    ①用脊背驮:~着衣包。 ②担负:~重任ㄧ~着人民的希望。

碑趺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双足交叠而坐。
  • 2、1.放置物件的座架。
  • 3、1.踞坐;趺坐。
  • 4、1.即莲座。佛教徒打坐修行的座子四周缀有莲花,故名。借指修行。
  • 5、1.称佛教徒去世。因其多趺坐蒲团而死,故称。
  • 6、1.盘膝。左足背放在右腿上,右足背放在左腿上。
  • 7、〈书〉佛教徒盘腿端坐,左脚放在右腿上,右脚放在左腿上。
  • 8、1.亦作"趺坐"。 2.碑刻等的底座。
  • 9、1.塌鼻。
  • 10、1.指过佛教徒的生活。
  • 11、1.佛教语。谓僧尼趺坐诵经。
  • 12、1.指花的萼片。
  • 13、1.脚背和踝骨。指趺坐。
  • 14、1.指脚。
  • 15、铁脚1.据《景德传灯录》载,长芦应夫禅师至一邸,有娼女为母所迫,入其房不去,师跏趺达旦,丛林谓之"趺铁脚"。后因指修行的心志坚定不移。
  • 16、偪隘1.狭窄。
  • 17、偪剥1.象声词。
  • 18、偪促1.逼迫催促。
  • 19、偪介1.迫近;靠近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年》:"逼介之关,暴征其私。"杨伯峻注:"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。"一说"偪介"为"偪尔"之形误。参阅清王引之《经义述闻。春秋左传下》"偪介之关"。
  • 20、偪近1.接近;迫近。
  • 21、偪勒1.犹勒索。
  • 22、偪壤1.谓领土靠近。
  • 23、偪塞1.拥塞;滞塞。
  • 24、偪束1.逼迫约束。

碑趺的相关查询

碑趺的意思解释、碑趺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