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趺坐”。
⒉ 碑刻等的底座。
⒈ 亦作“趺坐”。碑刻等的底座。
引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昭仪尼寺》:“趺坐上铭云:‘ 晋 泰始 二年五月十五日侍中中书监 荀勗 造。’”明 宋濂 《莆田林氏重建先祠记》:“於是列为神版者五,高四尺,博一尺有八寸,下设趺座,用粉涂而元书之。”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地部二》:“此石既非山中所产,又非寻常勒字之石,上有芝盖,下有趺坐,儼然成具,非未刻之石也。”
〈书〉佛教徒盘腿端坐,左脚放在右腿上,右脚放在左腿上。
1.辅佐。
1.帝座。天子座后设黼扆,故名。 2.借指天子。
1.福禄;福分。 2.指福利。 3.赐予福禄。
1.祭祀所用的肉类。
1.指高级官署中的佐治官吏。 2.特指知府的佐贰官。
1.陈述证实。
协助:~朝政。
1.犹辅佐。
1.汉刑律名。亦指按其刑服劳役的妇女。犯者不服刑具,刑期一年。 2.再来写。 3.复发,再发。
趺座的意思解释、趺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