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ī zhēnɡ  ]
  • ㄙ ㄓㄥ
  • NGK QGHG

司钲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负责击鼓敲钲之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负责击鼓敲钲之事。

《文选·张衡<思玄赋>》:“左青琱之揵芝兮,右素威以司鉦。”
李周翰 注:“言左使青龙竖芝盖,右使白虎主鉦鼓。”

司钲(si z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私政[sī zhènɡ ]

    1.家政。与国政相对。

  • 2、四征[sì zhēnɡ ]

    1.四面征讨。 2.征东﹑征西﹑征南﹑征北四将军的合称。

  • 3、四正[sì zhènɡ ]

    1.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﹑国君﹑卿﹑大夫。 2.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。《礼记.孔子闲居》:"天无二日,士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"后人以此为四正。见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.人伦.四正》。 3.指君﹑臣﹑父﹑子之道。 4.四个正卦。即《周易》八卦中的坎﹑离﹑震﹑兑。或用以分主四时:坎主冬,离主夏,震主春,兑主秋;或用以分主四方:坎主北,离主南,震主东,兑主西。 5.健全;没有缺陷。

  • 4、死争[sǐ zhēnɡ ]

    1.力争;拚死斗争。

  • 5、死政[sǐ zhènɡ ]

    1.死于国事。

  • 6、死症[sǐ zhènɡ ]

    1.不治之症。常用以喻无法克服的困难。

  • 7、司正[sī zhènɡ ]

    1.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。

  • 8、司政[sī zhènɡ ]

    1.掌管政事的人。

  • 9、思政[sī zhènɡ ]

    1.谓思行善政。

司钲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钲鼓。古代军旅常用以指挥进退﹐故亦引申为战争﹑祸乱。
  • 2、1.即铙歌。军乐。
  • 3、1.钲和鼓。古代行军或歌舞时用以指挥进退﹑动静的两种乐器。 2.并称以言兵事。
  • 4、1.指铜锣。
  • 5、1.即钲鼓。
  • 6、1.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。
  • 7、嶒嶝1.高起。
  • 8、嶒泓1.空洞寥落。
  • 9、嶒峻1.高耸。引申为特出。
  • 10、嶒棱1.高耸貌。
  • 11、嶒崚1.高而险峻貌;不平貌。
  • 12、嶒嵘1.同"峥嵘"。 2.不平凡。 3.高峻。
  • 13、嶒嶷1.亦作"嶷"。 2.高峻。
  • 14、嶒崭1.高峻。
  • 15、承蜩1.以竿取蝉。承,通"拯"。
  • 16、挣痛1.胀痛。
  • 17、挣脱1.奋力摆脱。
  • 18、挣趱1.勉力赶做。
  • 19、挣扎1.(挣,今读zhēng)用力支撑或摆脱。
  • 20、挣扎用力支撑或尽力摆脱:垂死挣扎|拼命挣扎|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。
  • 21、挣挣1.发呆貌。
  • 22、挣作1.挣扎,振作。
  • 23、炡爚1.煠。
  • 24、狰狞凶恶可怕:面目狰狞。

司钲的相关查询

司钲的意思解释、司钲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