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ēnɡ náo  ]
  • ㄓㄥ ㄋㄠˊ
  • QGHG QAT

钲铙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铜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铜锣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戎容兵械·钲》:“《黄帝内传》曰:玄女 请 帝 铸鉦鐃,以拟雹击之声。今铜锣其遗事也。”
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请铸大钱》:“又如大小鉦鐃,与鼓相配而鸣者,为岁首戏乐之具,从前惟富户乃有之,近则中小户亦多有之。”

钲铙(zheng nao)同音词

  • 1、争闹[zhēnɡ nào ]

    1.争辩吵闹。

钲铙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一种打击乐器。古称铜钹﹑铜盘﹑铜钵。其围数寸﹐隐起如浮沤﹐贯之以韦﹐相击以和乐。隋唐燕乐法曲中﹐有"铙钹"相和之乐。
  • 2、1.指乐府中以铙歌为主要内容的鼓吹曲。
  • 3、1.即铙歌。军中乐歌。为鼓吹乐的一部。所用乐器有笛﹑觱篥﹑箫﹑笳﹑铙﹑鼓等。 2.指演奏铙歌。 3.指演奏铙歌的军乐队。
  • 4、1.铙与铎。
  • 5、1.军中乐歌。传说黄帝﹑岐伯所作。汉乐府中属鼓吹曲。马上奏之﹐用以激励士气。也用于大驾出行和宴享功臣以及奏凯班师。 2.泛指军歌。 3.指凯歌。
  • 6、1.乐器中鼓的一种。唐时大驾出行﹐卤簿鼓吹﹐有前后两部﹐皆有铙鼓十二。又凯旋入京都﹐行献俘仪﹐奏凯乐所有铙吹二部乐中。亦有铙鼓。见《新唐书.仪卫志下》。 2.铙和鼓。泛指打击的响器。
  • 7、1.鼓吹中的横笛。亦借指鼓吹曲。
  • 8、1.铙鼓与鼙鼓。借指乐府中的铙歌与鼙舞歌。
  • 9、1.铙歌和挽歌。
  • 10、闹蛾1.古代一种头饰。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。
  • 11、闹翻1.意见不合,以致破裂。
  • 12、闹泛1.方言。犹热闹。
  • 13、闹房又称“闹新房”。指新婚之夜,亲友在新房里喧闹逗乐:花烛之夜,来闹房的有十几个人。
  • 14、闹垓1.吵闹;争吵。
  • 15、闹杆1.见"闹竿"。
  • 16、闹竿1.亦作"闹杆"。 2.一种悬挂各种玩具或诸色杂货的竹竿。古代货郎所用。
  • 17、闹鬼①迷信谓鬼怪作祟:这屋子常闹鬼,谁也不敢住进去。 ②犹“捣鬼”。暗中用诡计:原来是你这家伙在闹鬼!
  • 18、闹哄1.亦作"闹哄"。 2.吵闹。 3.犹喧闹。 4.犹折腾。
  • 19、闹閧1.亦作"闹閧"。 2.见"闹哄"。
  • 20、闹花1.犹繁花。
  • 21、闹唤1.方言。办理,处理。
  • 22、闹荒1.发生灾荒。 2.指旧社会农民遇到荒年时进行抗租﹑吃大户等斗争。
  • 23、闹慌1.方言。眩晕。
  • 24、闹混1.犹胡闹。

钲铙的相关查询

钲铙的意思解释、钲铙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