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ī zhènɡ  ]
  • ㄙ ㄓㄥˋ
  • NGK GHT

司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掌管政事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掌管政事的人。

《书·吕刑》:“嗟!四方司政、典狱,非尔惟作天牧。”
孔 传:“司政、典狱,谓诸侯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汝四方主政事、典狱讼者。”

司政(si z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私政[sī zhènɡ ]

    1.家政。与国政相对。

  • 2、四征[sì zhēnɡ ]

    1.四面征讨。 2.征东﹑征西﹑征南﹑征北四将军的合称。

  • 3、四正[sì zhènɡ ]

    1.古代贵族行射礼时举正爵以献宾客﹑国君﹑卿﹑大夫。 2.封建社会中的四种纲纪。《礼记.孔子闲居》:"天无二日,士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"后人以此为四正。见宋王应麟《小学绀珠.人伦.四正》。 3.指君﹑臣﹑父﹑子之道。 4.四个正卦。即《周易》八卦中的坎﹑离﹑震﹑兑。或用以分主四时:坎主冬,离主夏,震主春,兑主秋;或用以分主四方:坎主北,离主南,震主东,兑主西。 5.健全;没有缺陷。

  • 4、死争[sǐ zhēnɡ ]

    1.力争;拚死斗争。

  • 5、死政[sǐ zhènɡ ]

    1.死于国事。

  • 6、死症[sǐ zhènɡ ]

    1.不治之症。常用以喻无法克服的困难。

  • 7、司钲[sī zhēnɡ ]

    1.负责击鼓敲钲之事。

  • 8、司正[sī zhènɡ ]

    1.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。

  • 9、思政[sī zhènɡ ]

    1.谓思行善政。

司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讨伐敌人。政,征伐。
  • 2、1.政治上的首要大事。
  • 3、1.政治大权。
  • 4、1.政治方略。
  • 5、1.政治与风俗。
  • 6、1. 政界;政治领域。如:步入政坛。
  • 7、政权的组织形式。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组织自己的政权。由国体所决定,与国体相适应。因为具体的情况不同,国体相同的国家,可以有不同的政体。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都是无产阶级专政,政体则可以是苏维埃制、人民代表大会制等不同的形式。
  • 8、1.犹政令。
  • 9、1.治道。 2.仕途。
  • 10、1.法纪。
  • 11、1.政治委员的简称。
  • 12、1.行政事务。泛指国家的管理工作。
  • 13、1.指政法条文。 2.政治情况。
  • 14、1.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。详"政治协商会议"。
  • 15、1.政令和刑罚。
  • 16、1.指杰出的政治人物。
  • 17、1.政治秩序。
  • 18、1.犹政教。
  • 19、1.施政的要领。 2.从事政治活动而有权势﹑地位的人物。
  • 20、1.严正批评。政,通"正"。 2.关于政事的讨论。
  • 21、1.政事役使。
  • 22、1.为政的本源。
  • 23、1.政治斗争。
  • 24、1.指赋税。

司政的相关查询

司政的意思解释、司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