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o shì  ]
  • ㄅㄠˇ ㄕˋ
  • WK TOC
  • 动词

保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犯人取保释放。

因为那次是保释出狱的,判刑以后还得进去。——《母亲》

bail;

引证解释

⒈  请求释放被拘押者,并担保其随时接受传讯或不再重新犯罪。

清 东轩主人 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天成 见盗妇色美,力为保释。”
茅盾 《锻炼》:“梁连长 朝他的同伴看了一眼,便想起刚才 王保长 来保释‘油煎猢狲’的时候, 刘连长 是不主张释放的。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四章:“赶快到 开封 托人在抚台、藩台、臬台三衙门想办法,将死罪减轻,能保释则保释,不能保释则拖延几个月。”

⒉  指被拘押者在有可靠担保的情况下被司法部门释放。

如:他已保释出狱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刑事未决的嫌疑犯,提出相当保证,由法院暂时释放之,称为「保释」。

保释(bao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暴尸[bào shī ]

    死在外面尸体没有收殓埋葬:~街头。

  • 2、暴师[bào shī ]

    1.谓军队在外,蒙受风雨霜露。

  • 3、报失[bào shī ]

    向治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丢失了财物,请求查找。

  • 4、报施[bào shī ]

    1.亦作"报嗣"。 2.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"报者倦矣,施者未厌。"杜预注:"施,功劳也,有劳则望报过甚。"后以"报施"谓报答;赐予。 3.犹报应。

  • 5、报时[bào shí ]

    报告时间,特指广播电台向收听者或电话局向询问者报告准确的时间。

  • 6、抱石[bào shí ]

    1.怀抱石头。谓投水或被投水而死。 2.犹抱璞。

  • 7、暴世[bào shì ]

    1.谓肆虐于世。

  • 8、暴示[bào shì ]

    1.谓暴尸示众。

  • 9、暴事[bào shì ]

    1.犹暴行。

  • 10、暴室[bào shì ]

    1.汉官署名。属掖庭令,主织作染练。宫中妇人有疾病及后妃之有罪者亦居此室。

保释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佛门。
  • 2、1.解闷。唐杜甫有《释闷》诗。
  • 3、1.犹淘米。
  • 4、1.脱去冠冕。 2.引申为辞官。
  • 5、1.解除危难。 2.解答诘难。
  • 6、1.放心;免除思念。
  • 7、1.亦作"释屩"。 2.脱去草鞋。喻出仕。
  • 8、1.谓消除辛劳。
  • 9、①形容疑虑消除:心中释然。 ②形容领悟:天下释然,知所适从。
  • 10、1.指僧人和儒生。
  • 11、1.释放心神,无所计较。谓抛却一切意念。
  • 12、1.佛姓释迦的略称。亦指佛或佛教。
  • 13、1.指佛事。
  • 14、1.松散貌。
  • 15、1.放手。前面多加否定词,表示对某事物十分爱好。
  • 16、1.犹让位。
  • 17、1.谓用通俗的话解释。
  • 18、1.脱网。 2.指佛法。
  • 19、1.离去本职。 2.用为赞辅朝政之称。
  • 20、1.放下书卷。 2.解释词语音﹑义的文字。唐陆德明有《经典释文》。 3.指以楷书考释篆﹑隶﹑草﹑行等书体。
  • 21、1.丢下印信。谓辞官。
  • 22、1.丢弃鞋子。喻舍弃微末之物。
  • 23、1.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。
  • 24、1.消除嫌隙。

保释的相关查询

保释的意思解释、保释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