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ào shī  ]
  • ㄅㄠˋ ㄕ
  • JAW NNGT

暴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暴尸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暴尸”。亦作“暴尸”。暴露尸骸。
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论勇》:“﹝ 聂政 ﹞功成求得,退自刑於朝,暴尸於市。”
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固(李固 )是日幽毙于狱,暴尸道路。”
陈登科 肖马 《破壁记》第十章:“这个小流氓和老流氓一道去见阎王,暴尸黄沙了。”

暴尸(bao s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暴师[bào shī ]

    1.谓军队在外,蒙受风雨霜露。

  • 2、报失[bào shī ]

    向治安机关或有关部门报告丢失了财物,请求查找。

  • 3、报施[bào shī ]

    1.亦作"报嗣"。 2.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"报者倦矣,施者未厌。"杜预注:"施,功劳也,有劳则望报过甚。"后以"报施"谓报答;赐予。 3.犹报应。

  • 4、报时[bào shí ]

    报告时间,特指广播电台向收听者或电话局向询问者报告准确的时间。

  • 5、抱石[bào shí ]

    1.怀抱石头。谓投水或被投水而死。 2.犹抱璞。

  • 6、暴世[bào shì ]

    1.谓肆虐于世。

  • 7、暴示[bào shì ]

    1.谓暴尸示众。

  • 8、暴事[bào shì ]

    1.犹暴行。

  • 9、暴室[bào shì ]

    1.汉官署名。属掖庭令,主织作染练。宫中妇人有疾病及后妃之有罪者亦居此室。

  • 10、饱识[bǎo shí ]

    1.充分了解。

暴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尸位而昏昧。
  • 2、1.主持盟会。
  • 3、1.亦作"尸皮子"。 2.詈词。指衣服。
  • 4、1.谓临终进谏。
  • 5、1.犹尸位。
  • 6、1.命案中死者的亲属。
  • 7、1.如尸体般躺卧。
  • 8、1.尸体失落。
  • 9、1.尸体。
  • 10、1.指古代大夫的祭礼。
  • 11、人的尸体:将尸首停在床榻上。
  • 12、1. 像死尸一样苍白。如:因营养不良而尸白的眼圈。
  • 13、1. 一种迷信的传说,说是在灵床上的尸体会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复活起来又叫“诈尸”。
  • 14、1.棺材、柩车或坟墓上覆盖的厚布。
  • 15、1.人命案的现场。
  • 16、1.载尸柩的车子。
  • 17、1.主事之臣。 2.犹尸位之臣。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。
  • 18、1.滋生在腐烂尸体上的虫。 2.道家谓人体内有尸虫,伺人失误,凡庚申日向上帝进谗以求飨。唐柳宗元有《骂尸虫文》。
  • 19、1.谓臣见君非而不谏,徒被宠幸。
  • 20、1.古代祭祀时,尸所居的更衣帐。
  • 21、1.谓病重脱形如尸。
  • 22、1.验尸单格。也称验状﹑尸单。
  • 23、1.死者的遗骨。
  • 24、1.犹尸位。

暴尸的相关查询

暴尸的意思解释、暴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