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cǎo  ]
  • 一ˊ ㄘㄠˇ
  • KHGP AJJ

遗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遗艹”。

⒉  犹遗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遗艸”。犹遗稿。

唐 刘禹锡 《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》:“后十年,其子 安衡 泣捧遗草来謁,咨余紬之,成一家言,凡二百篇。”
宋 曾巩 《谒李白墓》诗:“世间遗草三千首,林下荒坟二百年。”
清 方文 《赠山晓师》诗:“公收其遗艸,亟谋寿诸木。”
林纾 《告周辛仲先生文》:“独君之朋友聚则輒悲,语君之不偶则尤悲,明日得君之遗草而治之,循其声怀。”

遗草(yi cao)同音词

  • 1、逸操[yì cāo ]

    1.高洁的情操。

  • 2、一操[yì cāo ]

    1.犹言一次;一趟。

  • 3、异操[yì cāo ]

    1.不同操守的人。 2.独特的节操。

  • 4、议曹[yì cáo ]

    1.郡守的属吏。 2.官署名。掌言职。

  • 5、遗操[yí cāo ]

    1.指前人留下来的琴曲。 2.指留下的德操。

  • 6、遗艹[yí cǎo ]

    1.见"遗草"。

  • 7、虉草[yì cǎo ]

    1.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条形,圆锥花序。嫩时可作饲料,秆可用来纺织器物。也叫“虉”。

  • 8、伊曹[yī cáo ]

    1.彼辈,他们。

  • 9、医草[yī cǎo ]

    1.艾的别名。

  • 10、仪操[yí cāo ]

    1.仪容节操。

遗草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平坦的草地。今多指园林中用人工铺植草皮或播种草子培养形成的整片绿色地面。
  • 2、1.见"草蹙"。
  • 3、也称“缩写草签”或“临时签署”。由谈判代表在条约的草案上签字。表示谈判双方对草案中的条款已取得了一致意见,但草签的条约并不等于双方政府已经同意,条约只有在正式签字后才能生效。
  • 4、1.掠夺;盗窃。 2.草寇。 3.犹窃据。
  • 5、1.谓在草野间歇宿。
  • 6、1.一种草盖的圆形谷仓。
  • 7、1.仓促纷乱。
  • 8、1.古官名。 2.扎成人形的草把。
  • 9、1.草席;草垫子。 2.指产褥。(坐)月子。
  • 10、1.草垫子。
  • 11、1.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。
  • 12、1.草垫。 2.用草覆盖的屋顶。
  • 13、1.谓宿止于草野间。 2.茅屋。
  • 14、1.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。如汉代张芝﹑唐代张旭等。
  • 15、1.乡村集市。相对城市而言。
  • 16、1.草庐;草房。
  • 17、字体名。为书写简便快速而产生的书体。分章草和今草两大类。章草是隶书的草写,字形扁平有波笔,字字分离,相传因西汉史游作《急就章》而得名。今草由正楷的草化与章草的省改发展而来,上下笔势常相连,偏旁常互借,相传始于东汉张芝。唐代张旭、怀素将今草写得更放纵,成为狂草。
  • 18、1.拟写奏章。
  • 19、1.粗蔬。
  • 20、1.简易的床铺。 2.留人住宿的客套话。
  • 21、1.旧时在乡间为演戏而临时搭建的戏台。
  • 22、1.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。也叫草煤。
  • 23、1.茅草盖的堂屋。旧时文人常以"草堂"名其所居,以标风操之高雅。
  • 24、1.草书。 2.指拼音文字的手写体。

遗草的相关查询

遗草的意思解释、遗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