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ǎo qiè  ]
  • ㄘㄠˇ ㄑ一ㄝˋ
  • AJJ PWAV

草窃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掠夺;盗窃。

⒉  草寇。

⒊  犹窃据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掠夺;盗窃。

《书·微子》:“殷 罔不小大,好草窃姦宄。”
孔 传:“草野窃盗又为姦宄於内外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“出长子 谭 为 青州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《九州春秋》:“﹝袁谭﹞肆志奢淫……使妇弟领兵在内,至令草窃,市井而外,虏掠田野。”
《旧唐书·西戎传·吐谷浑》:“莫顾藩臣之礼,曾无事上之节,草窃疆埸,虐割兆庶,积恶既稔,天亡有徵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乔女》:“孟 故无戚党,死后,村中无赖悉凭陵之,家具携取一空,方谋瓜分其田产。家人亦各草窃以去,惟一嫗抱儿哭帷中。”

⒉  草寇。

《梁书·昭明太子统传》:“且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,若善人从役,则抄盗弥增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高宗永淳元年》:“上虑道路多草窃,命监察御史 魏元忠 检校车驾前后。”
清 陈睿思 《观丁将军故剑》诗:“生云昔时有草窃,啸聚海岛如云屯。”

⒊  犹窃据。

金 王若虚 《<新唐书>辨上》:“铣 虽草窃一时,而颠沛之际,其言可爱如此,可以为万世法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草野窃盗。

《书经·微子》:「殷罔不小大,好草窃奸宄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方国珍据了浙江,张士诚据了苏州,陈友谅据了湖广,都是些草窃的英雄。」

草窃(cao qie)同音词

  • 1、操切[cāo qiē ]

    ①胁迫;胁制:操切百姓。 ②处理事情过于急躁严厉:不宜操切从事。

草窃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虫名。
  • 2、1.喻无其能而预其事。
  • 3、1.见"窃盗"。
  • 4、1.谓窃位。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﹐因喻王位﹑帝业。
  • 5、1. 窃取抢夺。如:窃夺国家大权。
  • 6、1.暗中发动。 2.不知不觉地产生。
  • 7、1.犹侵犯。
  • 8、1.亦作"窃斧"。 2.《列子.说符》:"人有亡鈇者﹐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﹐窃鈇也;颜色﹐窃鈇也;言语﹐窃鈇也;动作态度﹐无为而不窃鈇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。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﹐动作态度﹐无似窃鈇者。"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。 3.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。
  • 9、1.私下潜处。指隐居。
  • 10、1.见"窃鈇"。
  • 11、1.偷腰带钩。谓小偷小摸。
  • 12、1.暗中构陷。
  • 13、1.篡夺国家政权。
  • 14、1.僭用帝王尊号。
  • 15、1.见"窃笑"。
  • 16、1.亦作"窃咲"。 2.暗笑;私下好笑。
  • 17、1.私下谈论。
  • 18、1.传说后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﹐其妻姮娥盗食之﹐成仙奔月。见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。后以"窃药"喻求仙。 2.为死亡的婉词。
  • 19、1.私下议论;私自评论。
  • 20、1.窃取声名。
  • 21、1.偷东西的人﹐小偷。
  • 22、1.窃取政权。
  • 23、1.鸟名。即桑鳸。 2.传说中的一种鸟名。
  • 24、1.见"窃訾"。

草窃的相关查询

草窃的意思解释、草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