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cāo  ]
  • 一ˊ ㄘㄠ
  • WYR RKKS

仪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仪容节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仪容节操。

《后汉书·文苑传·边让》:“美仪操之姣丽兮,忽遗生而忘老。”
《文选·傅毅<舞赋>》:“修仪操以显志兮,独驰思乎杳冥。”
李周翰 注:“脩整仪容,端理节操,以明其志。”

仪操(yi cao)同音词

  • 1、逸操[yì cāo ]

    1.高洁的情操。

  • 2、一操[yì cāo ]

    1.犹言一次;一趟。

  • 3、异操[yì cāo ]

    1.不同操守的人。 2.独特的节操。

  • 4、议曹[yì cáo ]

    1.郡守的属吏。 2.官署名。掌言职。

  • 5、遗操[yí cāo ]

    1.指前人留下来的琴曲。 2.指留下的德操。

  • 6、遗艹[yí cǎo ]

    1.见"遗草"。

  • 7、遗草[yí cǎo ]

    1.亦作"遗艹"。 2.犹遗稿。

  • 8、虉草[yì cǎo ]

    1.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条形,圆锥花序。嫩时可作饲料,秆可用来纺织器物。也叫“虉”。

  • 9、伊曹[yī cáo ]

    1.彼辈,他们。

  • 10、医草[yī cǎo ]

    1.艾的别名。

仪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执简。谓写作。
  • 2、1.擂鼓。
  • 3、1.执笔为文。
  • 4、1.持弓发箭。
  • 5、1.执帚。谓迎宾。
  • 6、1.操行。
  • 7、1.明代官名。全称提督操江﹐以副佥都御史为之﹐领上下江防之事。清顺治元年沿置﹐兼巡抚安﹑徽﹑宁﹑池﹑太﹑广﹐驻安庆。至康熙元年省操江所部十二营﹐改隶总督。始置安徽巡抚。因明代操江以副佥都御史为之﹐故亦有操江御史﹑操江都御史之称。 2.在江上操练兵卒。
  • 8、1.操守﹐气节。
  • 9、1.节操﹐操守。
  • 10、1.决断。
  • 11、1.喻执法。
  • 12、操纵控制:募后~。
  • 13、1.勇猛。
  • 14、辛辛苦苦地劳动;费心耗神:日夜操劳|操劳过度。
  • 15、1.操守。
  • 16、1.以队列形式教授和练习军事技能。 2.练习。 3.犹实践。
  • 17、1.德操度量。
  • 18、1.贞烈的节操。
  • 19、1.操守。
  • 20、1.操守谋略。
  • 21、1.操弄琴弦。
  • 22、1.《礼记.曲礼上》:"献民虏者操右袂。"本谓献俘时持其右袂以防异心。后用以指献捷。
  • 23、1.把持玩弄。
  • 24、1.方言。操场。

仪操的相关查询

仪操的意思解释、仪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