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箭靶的一种,因画豹为饰,故名。
1.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。
1.北周卫士所持长刀上的环形饰物。亦借指这种长刀。
1.见"豹脚蚊"。
1.豹皮制成的革。
1.形容人的头圆。豹,团头。
1.兽名。 2.城名。在甘肃省庆阳县西北。
1.典出《晋书.殷仲文传》:"仲文善属文,为世所重,谢灵运尝云:'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,则文才不减班固。'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。"一说这是傅亮的话。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。袁豹字士蔚,好学博闻,多览典籍。后以"半豹"谓读书不多。
1.汉刘向《列女传.陶答子妻》:"妾闻南山有玄豹,雾雨七日,而不下食者何也?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。故藏而远害。"后因以"惭豹"喻愧对隐居者。
1.毛赤而有黑色斑纹的豹。
1.鸨的别名。
1.兽名。
1.三国时魏国的骑兵名。
1.古代帝王属车最后一乘建豹尾,故后以"竖豹尾"指建帝王之业。 2.指建立大功业。
1.茶的别称。
1.杜鹃花的别名。
1.笋名。
1.虾名。
豹子死了,皮留在世间。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。
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。
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
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
比喻凶残的权臣。
比喻凶残的权臣。同“九关虎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