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àn bào  ]
  • ㄅㄢˋ ㄅㄠˋ
  • UG EQY

半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典出《晋书·殷仲文传》:“仲文善属文,为世所重,谢灵运尝云:'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,则文才不减班固。'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。”一说这是傅亮的话。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。袁豹字士蔚,好学博闻,多览典籍。后以“半豹”谓读书不多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说这是 傅亮 的话。

典出《晋书·殷仲文传》:“仲文 善属文,为世所重, 谢灵运 尝云:‘若 殷仲文 读书半 袁豹,则文才不减 班固。’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。”
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。 袁豹 字 士蔚,好学博闻,多览典籍。后以“半豹”谓读书不多。 明 杨慎 《丹铅续录·半豹》:“李商隐 四六启云:‘学殊半豹,艺愧全牛。’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语本比喻人读书少,文才却很好。

《晋书·卷九九·殷仲文传》:「谢灵运尝云:『若殷仲文读书半袁豹,则文才不减班固。』言其文多而见书少也。」
《佩文韵府·卷七八·效韵引李商隐文》:「学殊半豹,技媿全牛。」

半豹(ban b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办报[bàn bào ]

    1. 主持报刊业务。

  • 2、班剥[bān bāo ]

    1.色彩错杂貌。班,通"斑"。

  • 3、板报[bǎn bào ]

    黑板报。

  • 4、般剥[bān bāo ]

    1.搬运,驳运。

  • 5、斑剥[bān bāo ]

    1.斑驳,色彩错杂貌。 2.斑斑点点而有剥落。

半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箭靶的一种,因画豹为饰,故名。
  • 2、1.我国古代北方部族名。
  • 3、1.北周卫士所持长刀上的环形饰物。亦借指这种长刀。
  • 4、1.见"豹脚蚊"。
  • 5、1.豹皮制成的革。
  • 6、1.形容人的头圆。豹,团头。
  • 7、1.指勇武的军队。
  • 8、1.古代兵书《六韬》中有《豹韬》篇,后因以"豹略"指用兵的韬略。
  • 9、1.谓长于兵法。豹,指《豹韬》,古代兵书《六韬》篇名之一。
  • 10、哺乳动物,形状跟猫相似,头部有黑色条纹,躯干有黑褐色的斑点,尾部有横纹。性凶猛,吃鸟、鼠、蛇、蛙等小动物。毛皮可以做衣服。也叫山猫、狸猫、狸子。
  • 11、1.即豹皮囊。
  • 12、1.即晋桓嗣。嗣母为王恬之女,与书法家王献之同辈。故桓嗣为王氏之甥。
  • 13、1.古代兵书《六韬》中有《豹韬》篇。后因以"豹篇"借指兵书。
  • 14、1.古代骑兵名。
  • 15、1.指金钱豹身上的斑点或斑环,因状似古钱,故称。
  • 16、1.战国魏西门豹和春秋郑子产的并称。子产又名公孙侨。侨,一作"乔"。两人均为古代贤臣,治绩卓著。
  • 17、1.用豹的毛皮制成的衣服。
  • 18、1.袖口上用豹皮制成的装饰。指古代卿大夫的衣服。
  • 19、1.豹皮做的短衣。
  • 20、1.古人衣袖上用豹皮制成的缘饰。
  • 21、1.豹文鼠的省称,即鼮鼠。
  • 22、1.《洞冥记》:"帝既耽于灵怪,尝得丹豹之髓,白凤之膏,磨青锡为屑,以淳苏油和之,照于神坛,夜暴雨,火光不灭。"后以"豹髓"指名贵的蜡烛。
  • 23、1.豹的胎盘,为珍贵的肴馔。
  • 24、1.用豹皮制成的弓袋。

半豹的相关查询

半豹的意思解释、半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