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ōnɡ fānɡ  ]
  • ㄗㄨㄥ ㄅㄥ
  • PFI PYYT

宗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宗庙;家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宗庙;家庙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“若夫保姓受氏,以守宗祊,世不絶祀,无国无之。”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今将大泯其宗祊,而蔑杀其民人,宜吾不敢服也。”
韦昭 注:“庙门谓之祊。宗祊,犹宗庙也。”
晋 陆机 《辩亡论》上:“﹝ 吴 武烈皇帝 ﹞遂扫清宗祊,蒸禋皇祖。”
唐 陆敬 《游隋故都》诗:“宗祊旷无象,声朔缅谁传。”
明 何景明 《寿母赋》:“矧翁甫之齐年兮,亦欣欣而乐康。仰令则于家人兮,夙孝著于宗祊,固圣善之慈惠兮,爰日臻于嘉祥。”
清 孙枝蔚 《览古》诗之一:“谓君须作吊,祸将及宗祊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宗祀、宗庙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:「保姓受氏,以守宗祊。」
《文选·陆机·辩亡论上》:「遂扫清宗祊,蒸禋皇祖。」

宗祊(zong f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总坊[zǒnɡ fānɡ ]

    1.明代坊厢(城镇管辖地区)地方职役的总头目。

  • 2、纵放[zònɡ fànɡ ]

    1.放纵;不检点。 2.放任;不加制止。 3.释放;开脱。 4.雄健奔放。

宗祊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。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,习称"祊田"或"邴田"。周衰,邑地渐废,郑遂以"祊田"与鲁之"许田"交换,而废泰山之祀。
  • 2、1.古代周天子祭祀泰山时因汤沐之需而圈定的地域。后作为封邑赐给郑国,习称"祊田"或"邴田"。周衰,邑地渐废,郑遂以"祊田"与鲁之"许田"交换,而废泰山之祀。
  • 3、仿佯1.亦作"仿洋"。 2.游荡;遨游。
  • 4、仿洋1.见"仿佯"。
  • 5、仿依1.模仿。
  • 6、仿影练习写毛笔字的时候,放在仿纸下照着写的样字。
  • 7、仿造模仿一定的式样制造:这些古瓶都是~的。
  • 8、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:~办理ㄧ~苏州园林风格修建花园。
  • 9、仿真1、指利用模型模仿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。2、从外形上模仿逼真的:~手枪。
  • 10、仿纸练习拿毛笔写大字用的纸,多印有格子。
  • 11、仿制仿造:~品。
  • 12、访案1.指下令查办的案件。
  • 13、访办1.调查处理。
  • 14、访别1.造访告别。
  • 15、访泊1.探问泊舟之处。
  • 16、访采1.寻访搜集。
  • 17、访册1.明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。
  • 18、访查1.寻访查问。
  • 19、访察1.通过访问和观察进行调查。
  • 20、访春1.寻春﹐探赏春景。
  • 21、访逮1.问及。
  • 22、访戴1.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﹕"王子猷居山阴﹐夜大雪……忽忆戴安道。时戴在剡﹐即便夜乘小船就之。经宿方至﹐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﹐王曰﹕'吾本乘兴而行﹐兴尽而返﹐何必见戴。'"后因称访友为"访戴"。
  • 23、访单1.旧时官府缉捕罪犯的公文。
  • 24、访道1.询问治理国家的办法。 2.寻访真人﹑道士。

宗祊的相关查询

宗祊的意思解释、宗祊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