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ái fù  ]
  • ㄘㄞˊ ㄈㄨˋ
  • MF MG

财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财货贡赋;财货赋税。

⒉  财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财货贡赋;财货赋税。

《书·禹贡》:“庶士交正,底慎财赋。”
孔 传:“致所慎者,财货贡赋,言取之有节,不过度。”
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:“永泰 二年,分天下财赋、铸钱、常平、转运、盐铁,置二使。”
清 严允肇 《哀淮人》诗:“财赋一以空, 猗顿 皆 黔娄。”
温靖邦 《将星在狼烟中升起》五:“调集大军会战 泸州,把 成都、川 西大片财赋之区让出,只有傻瓜才会去干!”

⒉  财物。

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公私财赋,一皆遏絶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十六回:“我七个只有些枣子,别无甚财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财货与赋税。

《书经·禹贡》:「庶士交正,底慎财赋。」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「以令地贡,以敛财赋,以均齐天下之政。」

财赋(ca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裁服[cái fú ]

    1.裁夺服用。

  • 2、裁复[cái fù ]

    1.斟酌答复。

  • 3、裁覆[cái fù ]

    1.书信用语。犹言斟酌答复。

  • 4、彩服[cǎi fú ]

    1.犹彩衣。指孝养父母。

  • 5、采服[cǎi fú ]

    1.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。 2.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。

  • 6、财富[cái fù ]

    1.具有价值的东西。

  • 7、才赋[cái fù ]

    1.才能禀赋。

财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写诗用的笔。
  • 2、1.征收财物。
  • 3、1.给予。特指天赋的权利。
  • 4、1.禀赋。自然具有的资质。
  • 5、1.亦作"赋材"。 2.天赋,才能。
  • 6、1.见"赋才"。
  • 7、1.着色。
  • 8、1.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,题首多冠以"赋得"二字。如南朝梁元帝有《赋得兰泽多芳草》一诗。科举时代的试帖诗,因试题多取成句,故题前均有"赋得"二字。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。后遂将"赋得"视为一种诗体。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"赋得"为题。
  • 9、1.赋税。调为古代税收的一种。
  • 10、1.赋税的数额。
  • 11、1.天赋;资质。
  • 12、1.汉贾谊《鵩鸟赋》序:"谊为长沙王傅。三年,有鵩鸟飞入谊舍,止于坐隅。鵩似鸮,不祥鸟也。谊既以谪居长沙,长沙卑湿,谊自伤悼,以为寿不得长,乃为赋以自广。"后遂用"赋鵩"指仕途失意。
  • 13、1.辞赋和歌曲。 2.泛指诗歌。
  • 14、1.分配发给。
  • 15、1.赋税。
  • 16、1.《论语.公冶长》:"子在陈曰:'归与,归与!'"后因以"赋归"表示告归,辞官归里。
  • 17、1.分配徭役。
  • 18、1.交纳税金。
  • 19、1.辞赋家。
  • 20、1.赋税。
  • 21、1.谓征收商业税。
  • 22、①田赋,税收:薄赋敛|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! ②征收捐税:邺三老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。
  • 23、1.赋税与禄赏。 2.给予俸禄。
  • 24、1.辞赋和议论文。

财赋的相关查询

财赋的意思解释、财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