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nɡ yì  ]
  • ㄉㄤˋ 一ˋ
  • PDF QKQP

宕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宕轶”。

⒉  奔放洒脱。常用以形容人的才情与艺术作品的风格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宕軼”。奔放洒脱。常用以形容人的才情与艺术作品的风格。

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辩证·米字法贯休》:“米 字宕逸可爱,近多效之。原 米 法 贯休 也。有石刻《弥勒赞》可证。”
《明诗纪事戊籤·皇甫涍》引《明诗选》:“陈卧子 曰:‘ 少玄 凝思选调,意求雅则,惟取境不广,无纵横宕逸之致。’”
清 史震林 《西青散记》卷二:“闇叔 少孤,遘家难,随某氏读书 兰陵园,才情宕軼。”

宕逸(dang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当依[dānɡ yī ]

    1.见"当扆"。

  • 2、当扆[dānɡ yǐ ]

    1.亦作"当依"。 2.扆,古代庙堂户牖之间绣有斧形的屏风。《礼记.曲礼下》:"天子当依而立,诸侯北面而见天子,曰觐。"孔颖达疏:"天子当依而立者,依,状如屏风,以绛为质,高八尺,东西当户牖之间,绣为斧文也。亦曰斧依……设依于庙堂户牖之间,天子见诸侯则依而立,负之而南面以对诸侯也。"陆德明释文:"依,本又作扆,同,于岂反。"后以"当扆"指天子临朝听政。

  • 3、当役[dānɡ yì ]

    1.服劳役。

  • 4、当意[dānɡ yì ]

    1.称意;合意。

  • 5、荡夷[dànɡ yí ]

    1.扫荡平定。

  • 6、荡佚[dànɡ yì ]

    1.放纵;不受约束。

  • 7、荡轶[dànɡ yì ]

    1.同"荡佚"。

  • 8、荡逸[dànɡ yì ]

    1.同"荡佚"。 2.毁坏散失。

  • 9、党义[dǎnɡ yì ]

    1.指一个政党对客观世界﹑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。

  • 10、党议[dǎnɡ yì ]

    1.聚众议论。 2.朋党之间的争论﹑非议。

宕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放纵遨游。
  • 2、1.犹言快步奔跑。
  • 3、1.指散佚失传的本子。
  • 4、1.放纵自如的笔致。
  • 5、1.散失的篇章。
  • 6、1.犹雄辩。
  • 7、1.古代骏马名。
  • 8、1.犹懒病。症状为没精打采,懒洋洋的样子。
  • 9、1.犹快步。
  • 10、1.指出众的人才。 2.指出众的才能。
  • 11、1.谓兽畜健壮有力。 2.指出众的人才。
  • 12、1.灵异的花草。
  • 13、1.犹神彩。
  • 14、1.指同驾一辆车飞奔前进的三匹马。
  • 15、1.高洁的情操。
  • 16、1.超过同辈。
  • 17、1.超群出众的吟唱。
  • 18、1.谓马奔跑时扬起尘土。形容马跑得很快。
  • 19、1.犹奔驰。
  • 20、1.过分的宠幸。
  • 21、1.超出;超越。
  • 22、1.犹隐居。 2.犹安居。
  • 23、1.见"逸辞"。
  • 24、1.亦作"逸词"。 2.美丽的词藻。

宕逸的相关查询

宕逸的意思解释、宕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