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ì chànɡ  ]
  • 一ˋ ㄔㄤˋ
  • QKQP KJJ

逸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超群出众的吟唱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超群出众的吟唱。

唐 孟郊 《喜与长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》诗:“更闻清浄子,逸唱颇难儔。”
清 王诒寿 《<历朝诗录>自序》:“襄陵 逸唱,实媲盛于賡扬;晨露清词,乃先轨乎比兴。”
清 费洪学 《登滕王阁》诗:“才人逸唱秋烟渺,帝子遗墟夕照红。”

逸唱(yi c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长[yì chánɡ ]

    1.一种长处。

  • 2、一场[yì chǎnɡ ]

    1.表数量。犹一回,一番。

  • 3、一唱[yí chànɡ ]

    1.谓一声歌唱。

  • 4、悒怅[yì chànɡ ]

    1.忧郁怅惘。

  • 5、异常[yì chánɡ ]

    ①不同于平常:情况异常|异常的交往。 ②副词。非常;特别:异常激动|异常兴奋|照顾异常周到。

  • 6、议场[yì chǎnɡ ]

    1.指议会的讲坛。

  • 7、夷场[yí chǎnɡ ]

    1.旧时指上海的租界。亦以称旧上海。犹言洋场﹐含贬义。

  • 8、夷敞[yí chǎnɡ ]

    1.平坦而宽广。

  • 9、夷畅[yí chànɡ ]

    1.平和通达。

  • 10、遗怅[yí chànɡ ]

    1.遗憾;不称心。

逸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戏曲或曲艺中的歌唱与说白。
  • 2、1.朝贺庆吊时,司仪者高声呼唱引导行礼。
  • 3、1.曲艺或戏曲唱词的小册子。
  • 4、1.大声陈说。
  • 5、1.高声报时。 2.呼报数码。
  • 6、1.见"唱酬"。
  • 7、作诗词互相酬答:两位老人常相唱酬|华年佳节,诗人们唱酬记盛。
  • 8、1.亦作"唱辞"。 2.戏曲或歌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。
  • 9、1.见"唱词"。
  • 10、1.前导,领先。 2.犹倡导。带头提倡。 3.佛教语。谓讲经说法,宣唱开导。
  • 11、1.谓被点到名时高声应"到"。
  • 12、1.真正是,端的是。元曲双调《鸳鸯煞》的定格,第五句首二字规定须用"唱道"字。 2.佛教语。谓讲经说法,宣唱开导。
  • 13、1.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。 2.指进士及第。
  • 14、1.戏曲中一段完整的唱腔。
  • 15、1.吟唱歌曲。
  • 16、1.戏曲中的歌唱艺术。也写作"唱功"。
  • 17、1. 戏曲中演唱唱腔的技艺。
  • 18、1.号叫。
  • 19、1.喝采;大声叫好。
  • 20、1.首建尊号。
  • 21、1.呼喝。
  • 22、1.歌唱时此唱彼和。语出《诗.郑风.萚兮》:"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"陆德明释文:"本又作'唱'。" 2.指音律相合。 3.互相呼应﹑配合。多含贬义。 4.以诗词相酬答。 5.比喻彼此和谐融洽,多指夫妇关系。
  • 23、1.以乐器伴奏,说唱故事。
  • 24、1.吟诵。

逸唱的相关查询

逸唱的意思解释、逸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