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āo jiàn  ]
  • ㄓㄠ ㄐ一ㄢˋ
  • RVK TUE

招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。

《宋史·礼志十七》:“苑中皆有射棚,画晕的。射则用招箭班三十人,服緋紫绣衣、帕首,分立左右,以唱中否。”
《元史·刑法志四》:“诸军士习射,招箭者不谨,致被伤而死,射者不坐,仍徵烧埋银。”

招箭(zhao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招谏[zhāo jiàn ]

    1.谓帝王征求规劝意见。

  • 2、诏检[zhào jiǎn ]

    1.即诏书。语本《后汉书.公孙瓒传》﹕"﹝袁绍﹞矫刻金玉﹐以为印玺﹐每有所下﹐辄皂囊施检﹐文称诏书。"

  • 3、肇建[zhào jiàn ]

    1.创建;始创。

  • 4、召见[zhào jiàn ]

   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:皇上召见|听说市长要召见你。 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。

  • 5、昭奸[zhāo jiān ]

    1.谓辨明奸邪。

  • 6、昭见[zhāo jiàn ]

    1.显现,出现。

  • 7、昭荐[zhāo jiàn ]

    1.明荐。

  • 8、昭鉴[zhāo jiàn ]

    1.明鉴。

  • 9、兆奸[zhào jiān ]

    1.谓对奸邪之端不加制止,任其成长。

  • 10、兆见[zhào jiàn ]

    1.征兆显现。

招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射士穿的短袄。
  • 2、1.流动迅速有如飞箭的水波。
  • 3、一下子蹿得很远的脚步:他一个~蹿上月台。
  • 4、1. 弓箭手腰带上挂的毛纱悬垂物,用以擦箭。
  • 5、1.即箭箙。皮革制的藏箭器具。
  • 6、1.箭竹做的算筹。
  • 7、1.即箭眼。谓城上为射箭而设的窗孔。
  • 8、1.旧时官府所设练习射箭的场所。
  • 9、1.谓漏箭随水浮沉﹐不断移动。滴﹐谓漏壶滴水。
  • 10、1.古代矫直箭杆的工具。
  • 11、1.箭靶。 2.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。
  • 12、1.箭袋。
  • 13、1.谓向人直射的隙风。 2.谓箭疾行中带来的风。
  • 14、1.亦称"箭室"。亦称"箭箙"。 2.古时用以盛放弓箭之具。
  • 15、1.见"箭服"。
  • 16、1.见"箭竿"。
  • 17、1.箭竹嫩笋。
  • 18、1.盛箭的器具。
  • 19、1.即箭筒。
  • 20、(~儿)①箭的尖头。 ②箭头形符号,常用来指示方向。
  • 21、1.箭出弦。比喻一别难再逢。
  • 22、1.即箭衣。
  • 23、1.城墙上所筑小窗孔﹐备瞭望和射箭之用﹐如人眼目﹐故名。
  • 24、1.谓发髻上插有竹簪的瑶族女子。

招箭的相关查询

招箭的意思解释、招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