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ào jiàn  ]
  • ㄓㄠˋ ㄐ一ㄢˋ
  • YNTG VG

肇建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创建;始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创建;始创。

晋 应贞 《晋武帝华林园集诗》:“悠悠太上,民之厥初;皇极肇建,彝伦攸敷;五德更运,膺籙受符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元帝建武元年》:“今王业肇建,万物权舆。”
明 罗汝敬 《<覆瓿集>序》:“人皆知先生之事, 高皇帝 能尽其心,又不知天以先生辅佐圣神肇建鸿图者,唯在於道。”
梁启超 《亚洲地理大势论》:“号称世界最古之国,如 印度,如 中华,如 犹太,如 叙利亚,无一非此土之肇建也。”

肇建(zhao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招谏[zhāo jiàn ]

    1.谓帝王征求规劝意见。

  • 2、招箭[zhāo jiàn ]

    1.习射时站在箭靶旁查看。

  • 3、诏检[zhào jiǎn ]

    1.即诏书。语本《后汉书.公孙瓒传》﹕"﹝袁绍﹞矫刻金玉﹐以为印玺﹐每有所下﹐辄皂囊施检﹐文称诏书。"

  • 4、召见[zhào jiàn ]

    ①君王或上司叫臣民或下属来见面:皇上召见|听说市长要召见你。 ②外交部通知外国驻本国使节前来洽谈事宜。

  • 5、昭奸[zhāo jiān ]

    1.谓辨明奸邪。

  • 6、昭见[zhāo jiàn ]

    1.显现,出现。

  • 7、昭荐[zhāo jiàn ]

    1.明荐。

  • 8、昭鉴[zhāo jiàn ]

    1.明鉴。

  • 9、兆奸[zhào jiān ]

    1.谓对奸邪之端不加制止,任其成长。

  • 10、兆见[zhào jiàn ]

    1.征兆显现。

肇建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代洛阳城门名。
  • 2、1.相传为有娀氏少女,帝喾之妃。
  • 3、1.谓建立德行或功业。 2.指建立的功业。 3.谓立有德者为诸侯。 4.刚健之德。建,通"健"。 5.见"建德国"。
  • 4、1.制定。
  • 5、建立首都;把首都设在某地。
  • 6、1.汉代在诸侯原来的封地内建立侯国,以分其势。
  • 7、1.谓将兵甲收藏于武库。建,通"键",锁闭;櫜,用以藏铠甲。《礼记.乐记》:"倒载干戈,包之以虎皮;将帅之士,使为诸侯,名之为建櫜,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。"郑玄注:"建,读为键,字之误也。兵甲之衣曰櫜。键櫜,言闭藏兵甲也。"孔颖达疏:"键,钥牡也;櫜,兵铠之櫜也。言铠及兵戈悉櫜韬之,置于武库而键闭之,故云名之曰键櫜也。"一说,建,通"鞬",藏弓。鞬櫜,谓收藏弓箭。见王引之《经义述闻.礼记中》。
  • 8、构建;建立(多用于抽象事物):~良好的人际关系|~夏商周古史系统。
  • 9、1.古时军队作战,立晋鼓以指挥进退,谓之建鼓。 2.鼓名。亦称植鼓。鼓身长而圆,用一木柱直贯鼓身,以为支柱。
  • 10、1.设置官职。
  • 11、①建立国家:~功臣。 ②建设国家:勤俭~。
  • 12、1.夏历十月。
  • 13、1.建立名号。谓自立或受封为侯王。
  • 14、1.封立诸侯;封侯建国;立功封侯。
  • 15、1.冠名。
  • 16、1.建议谋划。
  • 17、1.建,树立;麾,旌旗。 2.古代建大麾以封藩国,后因以"建麾"指出任地方长官。
  • 18、1.建立中正之道。语本《书.洪范》"皇建其有极"。孔颖达疏:"皇,大也。极,中也。施政教,治下民,当使大得其中,无有邪僻。"一说谓建立法度﹑准则。蔡沈集传:"建,立也。极,犹北极之极。至极之义,标准之名,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。" 2.指帝王即位。
  • 19、1.《书.盘庚中》:"永建乃家。"孔传:"卿大夫称家。"古代卿大夫受封,其邑即为世袭领地,后因以"建家"指建立国家。
  • 20、建立外交关系。
  • 21、1.旧时僧道设坛为亡魂祈祷。
  • 22、1.执持符节。古代使臣受命,必建节以为凭信。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"﹝天子﹞乃拜相如为中郎将,建节往使。"《后汉书.寇恂传》:"今天下初定,国信未宣,使君建节衔命,以临四方,郡国莫不延颈倾耳,望风归命。"唐时,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,皆赐旌节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。 2.树立节操。
  • 23、1.创立军队。 2.建设军队。
  • 24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丛生,条状披针形,夏秋季开花,淡黄绿色,有紫色条纹,气味清香,是观赏植物。也叫兰花,俗称兰草。

肇建的相关查询

肇建的意思解释、肇建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