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ē zhì  ]
  • ㄐ一ㄝ ㄓˋ
  • TFFS TGM

街制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街道的规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街道的规制。

清 吴长元 《宸垣识略·内城一》:“街制:自南以至北谓之经,自东以至西谓之纬,大街二十四步阔,小街十二步阔。”

街制(jie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讦直[jié zhí ]

    1.指亢直敢言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﹕"恶讦以为直者。"

  • 2、讦制[jié zhì ]

    1.谓挟持他人短处而加以钳制。

  • 3、解支[jiě zhī ]

    1.开支。

  • 4、解职[jiě zhí ]

    解除职务;免职:因工作不力而被~。

  • 5、解止[jiě zhǐ ]

    1.休止。

  • 6、解制[jiě zhì ]

    1.犹解夏。

  • 7、解桎[jiě zhì ]

    1.比喻摆脱束缚。

  • 8、解秩[jiě zhì ]

    1.免去官职。

  • 9、解廌[jiě zhì ]

    1.即獬豸。

  • 10、解擿[jiě zhì ]

    1.见"解摘"。

街制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制作各种印刷上用的版子。
  • 2、1.犹购置。 2.制作。
  • 3、1.撰作碑文。
  • 4、1.制作购置。
  • 5、1.治理国都以外行政区域的政务。
  • 6、1.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。帛的长宽皆有定制,因称"制币"。
  • 7、1.刑具。带棱的生革皮鞭。
  • 8、1.犹言应变。
  • 9、1. 列表。如:将结果制表。
  • 10、1.统辖军队。 2.清代称绿营编制的地方常备军为"制兵"。
  • 11、惩处:严加制裁|以法制裁。
  • 12、1.诏令的文稿。
  • 13、1.皇帝有事书之于策(竹简)以问臣下,称为"制策"。汉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,各"受策察问,咸以书对",董仲舒﹑公孙弘等都先后对策。见《汉书.武帝纪》。后为科举考试所采用,成为国家取士的科目之一。
  • 14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5、1.犹操持。
  • 16、1.见"制敕"。
  • 17、1.撰写文章。
  • 18、1.处理事务。
  • 19、1.限制。
  • 20、1. 制订或修改宪法。如:制宪立法。
  • 21、1.制度,法制。
  • 22、1.规定道德和行为准则。 2.指德行。
  • 23、1.制造形象。即钩描轮廓。
  • 24、1.犹压制。

街制的相关查询

街制的意思解释、街制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