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wù  ]
  • ㄓˋ ㄨˋ
  • TGM CQ

制物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处理事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处理事务。

《国语·郑语》:“佐制物於前代者, 昆吾 为 夏伯 矣。”
韦昭 注:“佐,助也。物,事也。”
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,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,使官制物,以适主心。”
高亨 注:“制物,断事。”
《周书·文帝纪上》:“悦 虽为主将,不能制物。”

制物(zhi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职务[zhí wù ]

    1.职位规定应该担任的工作。

  • 2、之无[zhī wú ]

    1.之字与无字。 2.借指简单易识之字。

  • 3、枝梧[zhī wú ]

    1.斜而相抵的支柱。引申为对抗,抵挡。 2.支撑,支持。 3.犹支吾。说话含混躲闪。

  • 4、枝捂[zhī wǔ ]

    说话含混躲闪:一味枝捂|枝捂其词。

  • 5、殖物[zhí wù ]

    1.犹物产。

  • 6、植物[zhí wù ]

    生物的一大类。绝大多数有叶绿素,通过光合作用,用无机物制造有机养料。分低等植物(包括藻类、菌类、地衣等)和高等植物(包括苔藓类、蕨类和种子植物等)。已知约四十万种。

  • 7、指物[zhǐ wù ]

    1.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所提出的命题。指,指事物的抽象概念;物,指具体事物。 2.指明事物。

  • 8、滞务[zhì wù ]

    1.积压的事务。

  • 9、知务[zhī wù ]

    1.懂得实际事务。

  • 10、支吾[zhī wú ]

    ①用话应付搪塞;说话含混闪躲:支吾其词|言语支吾|这分明是支吾的话。 ②支撑;支持住不倒下:支吾不住,只得退走|她支吾着回到家里,就躺倒了。 ③应付;对付:不必分付,自有道理支吾|若非君瑞,以书相救,怎地支吾?

制物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事物变化。
  • 2、1.物外,世俗之外。
  • 3、1.物品财帛。
  • 4、1.色采。 2.景物的光彩。
  • 5、1.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。 2.指资产。
  • 6、1.犹世道。
  • 7、1.东西,物品。
  • 8、1.模范。 2.事物的范围。
  • 9、1.事物变化的道理。
  • 10、1.物产丰盛。
  • 11、物质享受的欲望:人心为物欲所蔽,失其灵明。
  • 12、1.声望,声誉。
  • 13、1.犹世运。
  • 14、1.事物的法则。
  • 15、1.法律名词。对查明案件事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等。
  • 16、1.亦作"物值"。 2.物品的价值。
  • 17、1.见"物直"。
  • 18、①哲学上指不依赖意识而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。对一切可感知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,区别于各种实存的、特定的、具体的物质形态(如原子、气等)。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,世界就是无限的始终运动的物质总体。物质在空间上是无限的,在时间上是永恒的,既不能被创造,也不会被消灭。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。物质的各种具体形态和构造则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。 ②指生活资料、金钱等。
  • 19、简称“种”。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。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,位于属之下。一个物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,或交配后一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。
  • 20、1.对物品拥有所有权的人。
  • 21、1.事物的形状。
  • 22、1.生产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物质资料。
  • 23、1.指众人所景仰的人。
  • 24、1.万物之祖。

制物的相关查询

制物的意思解释、制物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