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ā bì  ]
  • ㄅㄚ ㄅ一ˋ
  • CNH NKU

巴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巴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巴鼻。参见“巴鼻”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这十五贯钱,分明是丈人与女婿的,你却説是典你的身价,眼见的没巴臂的説话了。”
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激怒当朝》:“这般説谎没巴臂。”
明 张凤翼 《红拂记·破镜重符》:“这镜儿,还有会合时。我如今空手没巴臂,半日仓皇,一天憔悴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证据、根据。也作「把柄」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「那府尹喝道:『胡说!这十五贯钱,分明是是他丈人与女婿的,你却说是典你的身价,眼见没巴臂的说话了!』」

巴臂(ba bi)同音词

  • 1、把鼻[bǎ bí ]

    凭据:我与你纵是后会有期,将什么做个把鼻?

  • 2、把笔[bǎ bǐ ]

    1.执笔。借指书写;写作。 2.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。

  • 3、把臂[bǎ bì ]

    握住对方的手臂,表示亲密:临别,把臂言誓。

  • 4、巴鼻[bā bí ]

    1.来由;根据。

  • 5、巴壁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6、巴避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7、笆壁[bā bì ]

    1.篱笆墙。比喻依靠﹐倚仗。

  • 8、八比[bā bǐ ]

    1.八股文的别称。 2.排律六韵十二句中﹐除首尾两韵外﹐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。四韵之始为承题﹐又称颔比;次称颈比或中比;又其次称腹比;其末称后比。

  • 9、八鄙[bā bǐ ]

    1.八方边远之地。

  • 10、八陛[bá bì ]

    1.八层台阶。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祭坛有八陛。《后汉书.祭祀志上》:"﹝建武﹞二年正月,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,依鄗。采元始中故事。为圆坛八陛,中又为重坛,天地位其上,皆南乡,西上。"后以"八陛"称祭神之坛。

巴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①胳膊。 ②比喻助手。
  • 2、〈方〉胳膊。
  • 3、1.妇女缠在手臂上的饰物。
  • 4、1. 臂下垂贴附身体两侧,自锁骨顶端至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。
  • 5、1.手镯。
  • 6、1.古代战士缚在两臂上以御兵刃的铁甲。
  • 7、1.亦作"臂阁"。 2.俗称手枕。用毛笔书写时用以搁置腕臂者。
  • 8、1.见"臂搁"。
  • 9、1.见"臂鞴"。
  • 10、1.即臂钏。
  • 11、1. 防护臂部的铠甲。
  • 12、1.肩膀。
  • 13、1.臂与肩。比喻密切无间。
  • 14、臂部的力量。
  • 15、1.牲畜前体的中﹑下部。
  • 16、1.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内弯曲的部分。
  • 17、1. 手腕。
  • 18、1.架鹰于臂。古时多指外出狩猎或嬉游。
  • 19、佩带在衣袖(一般为左袖)上臂部分、表示身分或职务的标志。
  • 20、像墙壁的障碍物,多用于比喻:消除双方之间的思想~。
  • 21、1.谓运用自如;指挥灵便﹐如臂之使指。语出汉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"今海内之势﹐如身之使臂﹐臂之使指﹐莫不制从。"
  • 22、〈书〉①帮助:屡承~,不胜感激。 ②助手:收为~。
  • 23、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。
  • 24、敝国1.对自己国家的谦称。

巴臂的相关查询

巴臂的意思解释、巴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