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 bí  ]
  • ㄅㄚˇ ㄅ一ˊ
  • RCN THL

把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凭据:我与你纵是后会有期,将什么做个把鼻?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把柄。凭据;缘由。

明 沉浮中 《绾春园·失诗》:“我与你纵是后会有期,将甚么做个把鼻?”
《古今小说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》:“自古及今,那见卖柴的人做了官?却説这没把鼻的话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证据、依据。也作「把柄」。

《荡寇志·第二三回》:「这厮是有名剧贼,此案的要紧把鼻,如何放得?」

把鼻(ba bi)同音词

  • 1、把笔[bǎ bǐ ]

    1.执笔。借指书写;写作。 2.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。

  • 2、把臂[bǎ bì ]

    握住对方的手臂,表示亲密:临别,把臂言誓。

  • 3、巴鼻[bā bí ]

    1.来由;根据。

  • 4、巴壁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5、巴避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6、巴臂[bā bì ]

    1.巴鼻。

  • 7、笆壁[bā bì ]

    1.篱笆墙。比喻依靠﹐倚仗。

  • 8、八比[bā bǐ ]

    1.八股文的别称。 2.排律六韵十二句中﹐除首尾两韵外﹐中间四韵八句为八比。四韵之始为承题﹐又称颔比;次称颈比或中比;又其次称腹比;其末称后比。

  • 9、八鄙[bā bǐ ]

    1.八方边远之地。

  • 10、八陛[bá bì ]

    1.八层台阶。古代天子祭祀天地的祭坛有八陛。《后汉书.祭祀志上》:"﹝建武﹞二年正月,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里,依鄗。采元始中故事。为圆坛八陛,中又为重坛,天地位其上,皆南乡,西上。"后以"八陛"称祭神之坛。

把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鼻涕。
  • 2、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。
  • 3、1.犹喷嚔。
  • 4、1.鼻涕。
  • 5、1.古地名。在今湖南道县北,接永州市界。相传舜封弟象于此。 2.指舜弟象。亦借指动物之象。
  • 6、〈方〉鼻子。
  • 7、1.见"鼻洼子"。
  • 8、1.鼻翼两旁凹下去的地方。
  • 9、1.鼻凹,鼻洼子。
  • 10、1.犹鼻皶。
  • 11、1.鼻尖两旁的部分。
  • 12、1.鼻梁。
  • 13、1.中医学病名。指鼻孔内刺疼,色红,甚则鼻毛脱落,干燥易结痂,多由肺热引起。治宜祛风清肺。
  • 14、1.谓以鼻吹奏乐器。
  • 15、1.方言。指鼻翼和准头。
  • 16、1.犹鼻隧。
  • 17、1.台湾高山族的一种吹乐器。也称鼻箫。由两根竹管绑在一起制成,管的两端各开一小孔,在管身下段各开三或四个小孔。演奏时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气,双手按管身各小孔调节音律。海南岛的黎族也有类似的乐器。
  • 18、1.中医学病名。指发于鼻孔内的恶性疖肿。初起干痒﹑胀痛﹐继而红肿,如局部酿脓,则疼痛加剧,严重时肿及上唇及周围组织,并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  • 19、1.鼻孔;鼻腔。
  • 20、鼻旁窦的通称。
  • 21、1.鼻子顶端,鼻尖。
  • 22、1.犹鼻洼。
  • 23、从鼻腔出入的气息,特指熟睡时的鼾声:~如雷。
  • 24、1.谓犀角长于鼻者。

把鼻的相关查询

把鼻的意思解释、把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