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uán wú xīn ɡān  ]
  • ㄑㄨㄢˊ ㄨˊ ㄒ一ㄣ ㄍㄢ
  • WG FQ NY EFH
  • 成语

全无心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南史·陈纪下》:“﹝陈叔宝﹞既见宥,隋文帝给赐甚厚,数得引见,班同三品。每预宴,恐致伤心,为不奏吴音。后监守奏言:‘叔宝云“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。”’隋文帝曰:‘叔宝全无心肝。’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“全无心肝”。谓毫无心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’ 隋文帝 曰:‘ 叔寳 全无心肝。’”后称人无羞耻之心或没有良心为“全无心肝”。

《南史·陈纪下》:“﹝ 陈叔寳 ﹞既见宥, 隋文帝 给赐甚厚,数得引见,班同三品。每预宴,恐致伤心,为不奏 吴 音。后监守奏言:‘ 叔寳 云“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。”
鲁迅 《朝花夕拾·后记》:“其实 陈叔宝 模胡到好象‘全无心肝’,或者有之,若拉他来配‘忍心害理’,却未免有些寃枉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脸谱臆测》:“富贵人全无心肝,只知道自私自利,吃得白白胖胖,什么都做得出。”

⒉  谓毫无心计。
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婴宁》:“观其孜孜憨笑,似全无心肝者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毫无良心、羞耻心。

《南史·卷一〇·陈后主本纪》:「后监守者奏言:『叔宝云:「既无秩位,每预朝集,愿得一官号。」』隋文帝曰:『叔宝全无心肝。』」

成语解释

全无心肝

全无心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肝膈"。 2.犹肺腑。比喻内心。
  • 2、1.见"肝鬲"。
  • 3、1.即肝脏。
  • 4、怀1.犹内心。
  • 5、指容易急躁的情绪;怒气:动~ㄧ~旺。
  • 6、1.中医称肝脏。
  • 7、1.病名。病发时状如癫痫。
  • 8、1.中医五劳之一。指肝脏虚损日久﹐留连不愈。
  • 9、1.古膳食八珍之一。以网油蒙于肝上﹐烤炙而成。
  • 10、1.比喻真心诚意。
  • 11、1.中医指肝脏的脉象。
  • 12、1.即肝。中医以五行之说释五脏﹐肝属木﹐故称。
  • 13、1.肝与脑﹐借指身体或生命。
  • 14、1.比喻内心。
  • 15、①中医指有两肋胀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的病。 ②容易发怒的心理状态。
  • 16、1.犹心思。
  • 17、1.见"肝俞"。
  • 18、1.人或高等动物体内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。肝脏内含量最多﹐肺﹑肾﹑肠等也有。 2.抗血凝药。白色或灰棕色粉末﹐易溶于水。从动物的肝﹑肺中提取制成。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。
  • 19、1.即糖原。有机化合物。是一种多糖类﹐白色粉末﹐有甜味。存在于动物体内﹐肝脏中最多﹐是动物能量的来源。
  • 20、1.比喻人的内心。
  • 21、1.比喻赤诚之心。
  • 22、1.肝脏发炎的病﹐由病毒﹑梅毒螺旋体﹑变形虫或磷﹑砷等药物中毒引起。有发热﹑乏力﹑厌食﹑黄疸﹑肝肿大及肝区疼痛等症状。通常说的肝炎指由病毒引起的。
  • 23、1.中医学名词。指肝的某些功能活动方面的变化情况。在正常情况下﹐肝阳和肝阴保持相对平衡;如果阴不制阳﹐就会肝阳上亢﹐产生头痛﹑眩晕﹑易怒﹑耳鸣﹑失眠等症状。
  • 24、1.中医学名词。中医认为肝脏有阳气﹐称肝阳;有阴血与阴液﹐称肝阴。二者相互为用﹐保持阴阳协调。

全无心肝的相关查询

全无心肝的意思解释、全无心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