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ǔ ɡōu  ]
  • ㄩˇ ㄍㄡ
  • CN QCI

予勾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予句”。

⒉  谓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朱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予句”。谓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硃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。

《清会典·内阁·大学士协群大学士职掌》:“朝审秋审之勾决者,得旨则予勾。”
《清史稿·刑法志三》:“句到,刑部按期进呈黄册。至日,素服御殿,大学士三法司侍,上秉硃笔,或命大学士按单予句。”

予勾(yu gou)同音词

  • 1、预购[yù ɡòu ]

    1.预先订购或购买。特指国家商业机构预先以合同形式向农民订购农产品,一般先交付定金,等收获以后按合同收购。

  • 2、玉沟[yù ɡōu ]

    1.御河的美称。

  • 3、玉钩[yù ɡōu ]

    1.见"玉钩"。

  • 4、玉狗[yù ɡǒu ]

    1.神话中守天门的狗。

  • 5、御沟[yù ɡōu ]

    1.流经宫苑的河道。

  • 6、鱼钩[yú ɡōu ]

    1.亦作"鱼钩"。 2.钓鱼的钩子,多呈弯勾状。

  • 7、鱼狗[yú ɡǒu ]

    1.鸟类的一属。嘴长而尖,有的种类头部有冠状的羽毛。常栖息在小溪附近的树上,捕食水中鱼虾。

  • 8、鱼笱[yú ɡǒu ]

    1.渔具。编竹成篓,口有向内翻的竹片,鱼入篓即不易出。

  • 9、渔钩[yú ɡōu ]

    1.一种钩形的渔具。

  • 10、渔笱[yú ɡǒu ]

    1.一种竹制渔具。笼形而长,两头有口,口小腹大,进口插逆向竹片,鱼得入而不得出。

予勾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彀中。圈套。
  • 2、1.山名。即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因山形勾转﹐水势流注而得名﹐为古代九塞之一。勾﹐亦写作"句"。 2.用笔画勾以示除去。
  • 3、1.勾引﹐引诱。
  • 4、1.追捕;拘捕。
  • 5、1.逮捕;追捕。
  • 6、1.见"勾子军"。
  • 7、1.即句卒。军阵名。
  • 8、1.犹阻碍。
  • 9、1.弹奏。 2.挑逗﹐调戏。
  • 10、1.搜括。
  • 11、1.征调或拘捕以作补充。
  • 12、1.拘捕。
  • 13、1.捕人的差役。
  • 14、1.即钩陈。星官名。
  • 15、1.谓征调军队。
  • 16、1.画勾表示除去。亦泛指消除。
  • 17、1.勾结串通。
  • 18、1.弯曲低垂。
  • 19、引诱或互相串通做不正当的事:~一起做坏事ㄧ几个人整天勾勾搭搭的,不知要干什么。
  • 20、1.两端带勾的扁担。
  • 21、事情,今多指坏事情:罪恶~ㄧ从事走私~。
  • 22、活动、事情(今多指坏事):生活艰难,寻些小勾当|罪恶勾当|见不得人的勾当。
  • 23、1.镰刀类的弯形农具。用以割草或稻禾等。
  • 24、1.用笔画出勾或点﹐以示要删除或修改。

予勾的相关查询

予勾的意思解释、予勾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