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uè rì  ]
  • ㄩㄝˋ ㄖˋ
  • UUKQ JJJJ

阅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度日;过日子。

⒉  经历的日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度日;过日子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六七引 唐 韩琬 《御史台记·来俊臣》:“由是,告密之徒纷然道路。名流僶勉閲日而已。”
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婆娑儿》:“郑遨 隐居,有高士问:‘何以閲日?’”
清 王夫之 《殷浴日时艺序》:“甲午避兵入 宜江 山中,有姪子之慟, 浴日 拂拭而慰之。少閒,无以閲日, 浴日 始以帖括见示。”

⒉  经历的日子。

宋 赵与时 《<宾退录>序》:“余里居待次,宾客日相过,平生闻见所及,喜为客诵之。意之所至,宾退或笔於牘,閲日滋久,不觉盈轴。”

阅日(yue ri)同音词

  • 1、月日[yuè rì ]

    1.月亮和太阳。 2.日子;时日。 3.指旧历一个月的时间。 4.谓时间短暂。

阅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方言。垮;搞垮;糟蹋。
  • 2、1.旧时祭日之处。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。明嘉靖九年建。明清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,清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。参阅明王三聘《古今事物考.礼义.日月坛》﹑《清会典事例.礼部.中祀》。
  • 3、1.太阳的本体。
  • 4、1.日日警惕﹑戒惧。
  • 5、1.方言。天。指一昼夜。只能与数词连用。
  • 6、1.日渐苟且怠惰。 2.日益衰弱。
  • 7、1.太阳。 2.天;日子。
  • 8、1. 白昼托儿服务。
  • 9、1.一天所做的事情。 2.谓太阳完整无缺。指朔日不发生日蚀。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。
  • 10、1.犹傍晚。
  • 11、1.见"日畿"。
  • 12、1.太阳。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,故称。
  • 13、1.中午。
  • 14、1.傍晚。语本《诗.王风.君子于役》:"日之夕矣,羊牛下来"。 2.朝夕;日夜。
  • 15、西1.日向西方。 2.指傍晚。
  • 16、1.日日生长。 2.按日计算的利息。也称日利。日息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,通常称日息几厘几毫。如日息一厘,即本金千元,每日利息一角。
  • 17、1.太阳落下去。 2.指太阳落下去的地方。形容遥远。 3.指京都。古代以帝王比日,因以皇帝所在地为"日下"。 4.目前,目下。 5.即日,当天。 6.东方古国名。
  • 18、1.方术的一种。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。
  • 19、1.日日更新。
  • 20、副词。表示程度一天比一天加深:生活水平日益提高|改革开放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。
  • 21、1.指太阳。 2.日光之影。
  • 22、1. 按日发放的薪金。
  • 23、1.古代以日比喻帝王,故帝王之弟﹑妹称帝王为"日兄"。
  • 24、1.日色昏黄。指天色已晩。

阅日的相关查询

阅日的意思解释、阅日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