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rì tóu  ]
  • ㄖˋ ˙ㄊㄡ
  • JJJJ UD
  • 名词

日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日子;天(多见于早期白话)

我也有盼着他的日头。

day;

⒉  指白天(多见于早期白话)

半个日头。

daytime;

⒊  〈方〉:太阳。

sun;

引证解释

⒈  太阳。

唐 张鷟 《朝野佥载》卷四:“暗去也没雨,明来也没云。日头赫赤赤,地上丝氲氲。”
宋 杨万里 《山村》诗之二:“歇处何妨更歇些,宿头未到日头斜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直到日头平西,不见一个吹手来。”
峻青 《海啸》第二章:“小于,你看,日头落下去了,天快黑了,咱们就要出动了。”

⒉  天;日子。

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梁史上》:“过了七十个日头, 有苗 归服。”
元 无名氏 《货郎旦》第二折:“畅道你父亲此地身亡,你是必牢记着这日头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八一回:“行者 道:‘三整日矣。明朝向晚,便就是四个日头。’”
马烽 西戎 《吕梁英雄传》第六回:“以后拿上坏家具去,熬日头磨洋工,反正众人齐心捣鬼,他长上八只眼也看不住呀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太阳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四回》:「手持黑纱团香扇替他遮著日头,缓步上岸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三一回》:「我今儿可明白了。怪道人都管著日头叫『太阳』呢。」

⒉  日子。

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·第一折》:「避凶神要择好日头,拜家堂要将香火修。」

日头(ri tou)同音词

  • 1、日偷[rì tōu ]

    1.日渐苟且怠惰。 2.日益衰弱。

日头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第一次摘取的春茶。
  • 2、1.方言。上一届。
  • 3、1.指乡试或会试的第一场考试。也称首场﹑初场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﹑会试各分三场﹐中选的关键在第一场。
  • 4、1.犹言第一名。
  • 5、1.初制未搀水的醋,味极酸。
  • 6、1.方言。尺寸。 2.方言。指合适的人。 3.方言。指实际情况。 4.方言。比喻身分﹑地位等。 5.指银行﹑钱庄等所拥有的款项。 6.指银根。如银根松也说头寸松﹐银根紧也说头寸紧。
  • 7、1.见"头答"。
  • 8、1.古代官员出行时,走在前面的仪仗。
  • 9、1.亦作"头搭"。 2.古代官员出行时,走在前面的仪仗。
  • 10、1.方言。头昏脑胀。形容事情为难或令人讨厌﹑害怕。 2.比喻有头面﹑有势力﹑有胆量。
  • 11、1.及至;等到。
  • 12、1.等级最高的。 2.指等级最高的车厢或舱房。
  • 13、1.对头;对手。
  • 14、1.底细。
  • 15、1.对头;对手。
  • 16、1.指高出别人的地位。
  • 17、1.头的最上部。 2.指物体的最上方。 3.指头的上方﹑同人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高空。 4.谓宗教徒向神行礼。 5.首要,摆在第一位的。 6.谓轮流值班。
  • 18、1.犹首领。班品为首的人。 2.清代州县衙门里为首的差役。
  • 19、1.科举考试发榜日,由报录人走马鸣锣通知中选者,前后凡三次。按惯例,中选者应付予赏金。第一次谓头报,所得赏金最为丰厚。
  • 20、1.假发﹐假髻。
  • 21、1.谓临近的边缘。 2.方言。前边。
  • 22、1.指发髻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头?"。 2.指头发。
  • 24、1.明代景泰年间为防御蒙古所建精锐部队名。

日头的相关查询

日头的意思解释、日头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