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ēn quán  ]
  • ㄔㄣ ㄑㄨㄢˊ
  • KFHW UGR

嗔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因恼怒而挥拳。

⒉  古时南方娱乐项目。扮演者戴面具,作勇士架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因恼怒而挥拳。

宋 王洋 《遣兴》诗:“贫病欺人须服弱,嗔拳笑面却应休。”
金 元好问 《王主簿革<寄答刘京叔>》诗序:“﹝ 革 ﹞初在 太原 作诗,有‘赤心遭白眼,笑面得嗔拳’之句。”

⒉  古时南方娱乐项目。扮演者戴面具,作勇士架势。

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博弈嬉戏·嗔拳》:“江 淮 之俗,每作诸戏,必先设嗔拳笑面……按《荆楚岁时记》有谚语云:‘腊鼓鸣,春草生,村人并细腰鼓,戴胡公头,及作金刚力士以逐除。’今南方为此戏者,必戴面如胡人状,作勇士之势,谓之嗔拳,则知其为 荆 楚 故旧矣。”

嗔拳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泛指武术。
  • 2、1.蕨芽。
  • 3、1.多年生蓼科植物,叶尖长,有香气,根卷曲似拳,可作香料。根茎皆供药用。
  • 4、1.即手枪。
  • 5、1.拳局。
  • 6、1.指义和团。义和团又称义和拳。
  • 7、1.拳击搏斗。
  • 8、1.头发卷曲。
  • 9、1.拳击的技法。
  • 10、1.见"拳拳服膺"。
  • 11、1.壮勇果断。
  • 12、1.对义和团反帝运动的诬称。义和团又称义和拳。
  • 13、1.以拳殴击。 2.体育运动项目之一。运动员戴着特制的手套搏斗,以击倒对方为胜。
  • 14、1.拳击的技法。
  • 15、1.屈膝下跪。
  • 16、1.拳打脚踢。 2.指武术。
  • 17、1.勇壮敏捷。
  • 18、1.谈拳术的文字;拳术。明戚继光《纪效新书》有《拳经》篇。
  • 19、1.亦作"拳局"。 2.局促不得舒展;屈曲。
  • 20、1.佝偻。
  • 21、1.拳法。
  • 22、1.郁结不舒。 2.屈曲不伸。
  • 23、1.猜枚的计数用具。
  • 24、1.卷曲的毛发;毛发卷曲。 2.拳毛騧。亦泛指良马。

嗔拳的相关查询

嗔拳的意思解释、嗔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