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ǐ zhì  ]
  • ㄆ一ˇ ㄓˋ
  • FNN IGK

圮滞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壅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壅塞。
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大人革命,不得不荡其秽匿,通其圮滞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败坏窒塞。

《晋书·卷三〇·刑法志》:「大人革命,不得不荡其秽匿,通其圮滞。」

圮滞(pi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辟支[pì zhī ]

    1.佛教语。辟支迦佛陀的略称。 2.哔叽的旧译。斜纹的毛织品。

  • 2、辟芷[pì zhǐ ]

    1.幽香的芷草。《楚辞.离骚》﹕"扈江离与辟芷兮﹐纫秋兰以为佩。"王逸注﹕"江离﹑芷﹐皆香草名。辟﹐幽也﹐芷幽而香。"一说﹐生长在幽僻处的芷草。见朱熹集注。

  • 3、辟治[pì zhì ]

    1.开发治理。

  • 4、辟质[pì zhì ]

    1.即辟积。辟﹐通"襞"。

  • 5、辟置[pì zhì ]

    1.谓征聘人才﹐置为僚属。

  • 6、僻执[pì zhí ]

    1.偏僻固执。

  • 7、僻志[pì zhì ]

    1.邪念。

  • 8、僻滞[pì zhì ]

    1.偏执拘泥。

  • 9、譬之[pì zhī ]

    1.谓把它比方作。

  • 10、譬执[pì zhí ]

    1.谓阐明并坚持意见。

圮滞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难通的说法。
  • 2、1.犹滞想。
  • 3、1.积压的讼案。
  • 4、1.迟钝固执。
  • 5、1.积压的事务。
  • 6、1.指郁积之气。
  • 7、1.积滞的尘秽。
  • 8、1.中医指痢疾。
  • 9、1.凝聚心头的想念。
  • 10、1.货物积压,卖不出去。
  • 11、1.淤积的血液。
  • 12、1.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。亦指滞淹之人。 2.闭塞,不通畅。
  • 13、1.拘泥和疑虑。
  • 14、1.疑难的意义。
  • 15、1.谓长期供职。
  • 16、1.受压制。
  • 17、1.长期旷废。 2.长久停留。 3.谓久雨不停。
  • 18、1.谓臃肿而不灵活畅通。
  • 19、1.停止运用。
  • 20、1.久游未归。亦指久游未归的人。
  • 21、1.谓偏执一端。
  • 22、1.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。
  • 23、1. 昆虫等在生活史上的某一阶段发育缓慢或停止繁殖。
  • 24、1.凝聚,凝结;不活动。

圮滞的相关查询

圮滞的意思解释、圮滞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