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ì yān  ]
  • ㄓˋ 一ㄢ
  • IGK IDJ

滞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。亦指滞淹之人。

⒉  闭塞,不通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进。亦指滞淹之人。

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:“宣子 于是乎始为国政……续常职,出滞淹。”
杜预 注:“拔贤能也。”
唐 刘禹锡 《苏州谢恩赐加章服》:“伏遇陛下膺期御宇,大振滞淹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高宗乾封二年》:“比来公卿有所荐引,为谗者已指为朋党,滞淹者未获伸而在位者先获罪,是以各务杜口耳!”

⒉  闭塞,不通畅。

清 黄景仁 《客斋偶成》诗:“到处蜗庐感滞淹,晓凉差喜失朱炎。”

滞淹(zhi yan)同音词

  • 1、植言[zhí yán ]

    1.犹立言。

  • 2、指言[zhǐ yán ]

    1.犹指陈。

  • 3、跖颜[zhí yán ]

    1.亦作"跖颜"。 2.盗跖和颜回。指善恶之人。

  • 4、卮言[zhī yán ]

    1.亦作"巵言"。 2.自然随意之言。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。语出《庄子.寓言》:"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。"成玄英疏:"巵,酒器也。日出,犹日新也。天倪,自然之分也。和,合也……无心之言,即卮言也。是以不言,言而无系倾仰,乃合于自然之分也。又解:巵,支也。支离其言,言无的当,故谓之卮言耳。"后人亦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词,如《艺苑卮言》﹑《经学卮言》。

  • 5、直言[zhí yán ]

    1.正直﹑耿直的话。 2.直率地说;说实话。 3.直言敢谏。汉晋察举科目名。

  • 6、纸烟[zhǐ yān ]

    1.焚烧纸钱的烟。 2.香烟。

  • 7、支言[zhī yán ]

    1.犹支辞。

  • 8、支衍[zhī yǎn ]

    1.犹繁琐。

  • 9、巵言[zhī yán ]

    1.谓随和人意,无主见之言。 2.用以谦称自己的著作。

  • 10、知言[zhī yán ]

    1.有见识的话。 2.谓善于辨析他人之言辞。 3.知音。

滞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迟缓;延缓。
  • 2、1.水灾。
  • 3、1.犹枯黄。
  • 4、1.见"淹徊"。
  • 5、1.犹积怨。
  • 6、1.滞留,久留。 2.积压。
  • 7、1.拖延;稽迟。
  • 8、1.久病。 2.犹隐疾。
  • 9、1.犹长期。
  • 10、1.渊深美好。
  • 11、1.沉寂。
  • 12、1.深通。 2.浸透。
  • 13、1.谓疾病缠绵。
  • 14、1.迟速。指时间的长短。
  • 15、宿1.隔夜。
  • 16、1.犹经年。
  • 17、1.掩面哭泣。淹,同"掩"。
  • 18、1.废辍。
  • 19、1.谓留任。 2.停辍。
  • 20、1.弘广通达。 2.精通;贯通。
  • 21、1.深入玩味。
  • 22、1.指升迁迟缓。
  • 23、1.犹流连。
  • 24、1.长期冤屈。

滞淹的相关查询

滞淹的意思解释、滞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