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ì kè  ]
  • ㄌ一ˋ ㄎㄜˋ
  • GKR YJS

吏课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对官吏政绩的考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对官吏政绩的考核。

宋 欧阳修 《吉州学记》:“於是詔书屡下,劝农桑,责吏课,举贤才。”

吏课(li ke)同音词

  • 1、吏科[lì kē ]

    1.官署名。明清设吏﹑户﹑礼﹑兵﹑刑﹑工六科给事中,掌侍从﹑规谏﹑补阙﹑拾遗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。明初属通政司,清属都察院。

  • 2、力克[lì kè ]

    1.奋力战胜。

  • 3、理科[lǐ kē ]

    教学上对物理、化学、数学、生物等学科的统称。

  • 4、蠡壳[lí ké ]

    1.贝类的壳。加工成透明薄片﹐可装窗格。

  • 5、立刻[lì kè ]

    副词,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;马上:请大家~到会议室去ㄧ同学们听到这句话,~鼓起掌来。

  • 6、梨颗[lí kē ]

    1.亦作"梨颗"。 2.梨子。因其呈颗状,故称。

  • 7、离珂[lí kē ]

    1.指离人乘的马匹。珂﹐马勒饰品。唐杜甫《春宿左省》诗有"因风想玉珂"句﹐后因以借指马。

  • 8、离客[lí kè ]

    1.离家外出的人。

  • 9、例课[lì kè ]

    1.按常规征收的税赋。

吏课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书本﹐课本。
  • 2、1.旧时机关﹑厂矿中某一部门的负责人。
  • 3、1.税金。
  • 4、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:~表ㄧ安排~。
  • 5、1.官府运载税银用的船只。
  • 6、1.记录卜辞的纸条。
  • 7、1.考核﹑评论等次。 2.谓考核政绩并加叙次。《晋书.职官志》有"课第曹"。
  • 8、殿1.旧时朝廷对官吏定期考课﹐政绩最差的称"课殿"。
  • 9、1.征收赋税。
  • 10、1.旧时依法纳税服劳役的男子。 2.按丁口纳税。
  • 11、1.征收赋税。订﹐赋税。
  • 12、1.督责﹔督促。 2.特指督促交纳赋税。
  • 13、1.谓进行教学活动﹐传授知识。 2.谓接受教育﹐学习知识。
  • 14、1.占卜算命。
  • 15、①课程的项目。 ②军事训练中进行讲解和训练的项目。
  • 16、1.考核其才能。
  • 17、1.督责务农。 2.学习务农。
  • 18、1.课督。笃﹐通"督"。
  • 19、1.赋税的数额。
  • 20、1.教育督促儿子读书。
  • 21、1.处罚。
  • 22、1.税法。
  • 23、仿1.课业练习。
  • 24、1.征集民工。

吏课的相关查询

吏课的意思解释、吏课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