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jīnɡ  ]
  • ㄅ一ˋ ㄐ一ㄥ
  • NKUF X

壁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壁中书”。

⒉  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壁中书”。

⒉  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。

唐 刘禹锡 《国学新修五经壁记》:“我有壁经既昧而明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孔子故居墙中的古文经书。参见「壁中书」条。

⒉  刻在石上的儒家典籍。

唐·张参〈五经文字序例〉:「虽未如蔡学之精密,石经之坚久,慕古之士,且知所归。」
唐·刘禹锡〈国学新修五经壁木记〉:「我有壁经,既昧而明之。」

壁经(bi j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必竟[bì jìnɡ ]

    1.终究,到底。必,通"毕"。

  • 2、鼻镜[bí jìnɡ ]

    1. 用于检查鼻腔的器械。

  • 3、毕景[bì jǐnɡ ]

    1.日影已尽。指入暮。 2.比喻人之暮年。 3.竟日;整天。

  • 4、毕竟[bì jìnɡ ]

    副词,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;究竟;终归;到底:这部书虽然有缺页,~是珍本。

  • 5、跸警[bì jǐnɡ ]

    1.谓警卫帝王出巡。

  • 6、闭经[bì jīnɡ ]

    经闭。

  • 7、碧井[bì jǐnɡ ]

    1.深井。 2.见"碧卝"。

  • 8、碧胫[bì jìnɡ ]

    1.鹤的青绿色胫骨。借指鹤。

  • 9、壁镜[bì jìnɡ ]

    1.见"壁钱"。

  • 10、笔精[bǐ jīnɡ ]

    1.谓笔墨神妙。

壁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主干河流。
  • 2、地球表面东西距离的度数,以本初子午线为,以东为东经,以西为西经,东西各18。通过某地的经线与本初子午线相距的度数,就是该地的经度,参看〖经线〗。
  • 3、1.中医称汉代以前的方剂。
  • 4、1.明清科举考试,协助主考分掌评阅试卷及有关事宜的官员。初按经书分类掌事,人数视考卷多寡略加调整,后为杜绝弊端,不再按经分房。
  • 5、(机关、学校等)经常支出的费用。
  • 6、1.常规赋税。
  • 7、1.绵亘。
  • 8、1.营造。
  • 9、1.经过官方。谓涉讼。
  • 10、经手管理:财务工作设专人~ㄧ由~人签字盖章。
  • 11、1.治理国家。
  • 12、①通过(处所、时间、动作等):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要~武汉 ㄧ屋子~打扫,干净多了ㄧ这件事情是~领导上缜密考虑的。 ②过程;经历 ②: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~ㄧ说说你探险的~。
  • 13、1.经营筹划。
  • 14、怀1.犹经心。
  • 15、〈书〉①经书。 ②泛指图书(多指古代的)。
  • 16、①筹划并管理(企业);经营:不善~。 ②经纪人。 ③〈书〉料理:~其家。
  • 17、①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。 ②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:~作物 ㄧ~昆虫。 ③个人生活用度:他家~比较宽裕。 ④用较少的人力、物力、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:作者用非常~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。 ⑤〈书〉治理国家:~之才。
  • 18、1.纳藏佛教经咒文字而受人供奉的塔。 2.指刻有佛教经文的塔。
  • 19、1.用于讽诵佛经的平台。
  • 20、1.佛教称藏经之堂和诵经﹑做佛事之堂。
  • 21、1.金有经童科,其制,凡士庶子年十三以下,能诵二大经﹑三小经,又诵《论语》﹑诸子及五千字以上,府试十五题通十三以上,会试每场十五题,三场共通四十一以上,为中选。见《金史.选举志一》。
  • 22、见〖痛经〗。
  • 23、1.亦作"经途"。亦作"经涂"。 2.南北向的道路。 3.所历路程。
  • 24、1.见"经涂"。

壁经的相关查询

壁经的意思解释、壁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