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jǐnɡ  ]
  • ㄅ一ˋ ㄐ一ㄥˇ
  • XXF JYI

毕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日影已尽。指入暮。

⒉  比喻人之暮年。

⒊  竟日;整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日影已尽。指入暮。

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﹝ 昭帝 ﹞乃命以文梓为船……随风轻漾,毕景忘归,乃至通夜。”
齐治平 注:“毕景,日影已尽,谓日暮也。”
唐 杜甫 《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》诗:“出尘閟轨躅,毕景遗炎蒸。”
仇兆鳌 注:“毕景,谓尽一日之影。”
清 黄景仁 《泥涂叹》诗:“毕景不半程,用力亦云竭。”

⒉  比喻人之暮年。

唐 杜甫 《寄司马山人十二韵》:“髮少何劳白,颜衰肯更红,望云悲轗軻,毕景羡冲融。”
仇兆鳌 注:“四句衰老之叹。”

⒊  竟日;整天。

《南史·殷臻传》:“﹝ 臻 ﹞幼有名行, 袁粲、储彦回 并赏异之,每造二公之席,輒清言毕景。”
唐 孟浩然 《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》诗:“两心喜相得,毕景共谈笑。”

毕景(bi j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必竟[bì jìnɡ ]

    1.终究,到底。必,通"毕"。

  • 2、鼻镜[bí jìnɡ ]

    1. 用于检查鼻腔的器械。

  • 3、毕竟[bì jìnɡ ]

    副词,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;究竟;终归;到底:这部书虽然有缺页,~是珍本。

  • 4、跸警[bì jǐnɡ ]

    1.谓警卫帝王出巡。

  • 5、闭经[bì jīnɡ ]

    经闭。

  • 6、碧井[bì jǐnɡ ]

    1.深井。 2.见"碧卝"。

  • 7、碧胫[bì jìnɡ ]

    1.鹤的青绿色胫骨。借指鹤。

  • 8、壁经[bì jīnɡ ]

    1.见"壁中书"。 2.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。

  • 9、壁镜[bì jìnɡ ]

    1.见"壁钱"。

  • 10、笔精[bǐ jīnɡ ]

    1.谓笔墨神妙。

毕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吉祥的征兆。
  • 2、景致:~迷人ㄧ日出的时候~特别美丽。
  • 3、在北京市区中部、故宫之北。明永乐年间由开挖故宫护城河的泥土堆积而成。为明、清两代皇家花园。山有五峰,中峰最高。五峰各建一亭,中为万春亭,东为周赏亭、观妙亭,西为富览亭、辑芳亭。山上林木苍翠,园景优美。建国后辟为公园。
  • 4、摄影用语,指用摄影机拍摄某景物时,可保持该景物前后的其他景物成像清晰的范围,使用小光圈、短焦距和适当地利用暗影,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景深 。
  • 5、1.优美的景色。亦谓景色优美。
  • 6、1.仰慕而以为法式。
  • 7、1.犹天运。
  • 8、1.盛美;盛明。
  • 9、宿1.列星。
  • 10、明代宗(朱祁钰)年号(公元1450-1456)。
  • 11、1.萤火虫的别名。 2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长椭圆形,白绿色;花白色带红,供观赏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九.景天》。
  • 12、1.犹附和。
  • 13、1.指幻觉中的境界﹑现象。
  • 14、1.崇高的声望。 2.仰慕。
  • 15、1.日与星。
  • 16、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:山川秀丽,~宜人。
  • 17、1.犹影从。
  • 18、1.黄昏;天黑。
  • 19、西1.太阳西斜。
  • 20、1.见"景响"。
  • 21、1.犹景象。
  • 22、1.大的祥瑞。 2.景象,情状。
  • 23、1.亦作"景向"。亦作"景乡"。 2.如影随形,如响应声。 3.影子与回响。比喻无根据的﹑传闻的﹑不可捉摸或牵强附会的。
  • 24、1.犹思慕。

毕景的相关查询

毕景的意思解释、毕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