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读书或背书。
引《列子·仲尼》:“颜回 重往喻之,乃反 丘 门,弦歌诵书,终身不輟。”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后汉》:“刘向 於 成帝 之末,校书 天禄阁,专精覃思。夜有老人,着黄衣,植青藜杖,登阁而进,见 向 暗中独坐诵书。”元 王逢 《怀哲操》:“朝堂兮诵书,思君陈兮履絇。”
1.诵读传述﹔讲述。
1.反复诵读。 2.引申为记诵﹑背诵。
1.赞颂叙述。
又称“灰鼠”。哺乳纲,松鼠科。著名毛皮兽。体形细长。耳端有黑色簇毛,尾毛长而蓬松。在树上筑巢,嗜食松子、榛子等,也食昆虫和鸟卵。秋季有贮藏食物的习性。中国东北、华北都有分布。
1.松实和术。古人认为食之可长生。
1.送信。
1.诉状。
1.上奏章控告他人。
1.犹讼棠。
诵书的意思解释、诵书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