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ū shēn  ]
  • ㄑㄨ ㄕㄣ
  • YBM JHK

诎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弯曲和伸展。

⒉  喻控制和纵放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弯曲和伸展。
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故口可劫而使墨云,形可劫而使詘申,心不可劫而使易意。”
梁启雄 释:“詘申,即‘屈伸’。”
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汤 击 郅支 时中寒病,两臂不詘申。”

⒉  喻控制和纵放。

章炳麟 《訄书·别录乙》:“裔介 先后所建白,於 满 汉 间,时有詘申控纵,其归皆以便 满洲 政府,为子孙帝王万世计。”

诎申(qu shen)同音词

  • 1、诎伸[qū shēn ]

    1.屈曲和伸直。泛指举止﹑举动。 2.指随时代与情势的变化而或进或退﹐或动或止。

  • 2、诎身[qū shēn ]

    1.降低自己的身分﹔委屈自己。

  • 3、阒沈[qù shěn ]

    1.寂静。

  • 4、躯身[qū shēn ]

    1.犹身躯。

  • 5、驱神[qū shén ]

    1.驱遣神灵。

  • 6、曲神[qǔ shén ]

    1.酒神。

  • 7、屈申[qū shēn ]

    1.见"屈伸"。

  • 8、屈伸[qū shēn ]

    1.亦作"屈申"。 2.屈曲与伸舒。 3.进退。

  • 9、屈身[qū shēn ]

    1.降低身份;委屈自身。 2.弯腰(行礼)。

  • 10、屈沈[qū shěn ]

    1.见"屈沉"。

诎申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自夜达旦。犹通宵。
  • 2、1.再次祷祝。
  • 3、1.犹申雪。
  • 4、1.用公文向上呈报。
  • 5、1.规定。
  • 6、1.即申徒。
  • 7、1.明断。
  • 8、1.发送。
  • 9、1.申报处罚。
  • 10、1.伸张义愤。
  • 11、1.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称。 2.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。
  • 12、1.谓重申诉而使之恢复。
  • 13、1.申请审核。
  • 14、1.反复告诫。 2.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控告。
  • 15、1.反复告诫。
  • 16、1.守宫。申,通"司"。
  • 17、申请购买:~新股|~解困房。
  • 18、1.犹巩固。
  • 19、1.战国时法家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。后世以"申韩"代表法家。亦以称申韩之学。 2.借指酷法。
  • 20、1.表示结好。
  • 21、1.表示祝贺。唐刘禹锡有《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》诗。
  • 22、1.诉说怨恨。
  • 23、1.重新划分。 2.引申为规划。
  • 24、1.豁免。

诎申的相关查询

诎申的意思解释、诎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