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犹压抑。
1.违背本意而妥协迁就。
1.谓被黜退而窘困。
1.屈曲。 2.压抑。
1.降低身分﹐屈己下人。 2.弯着指头计算。
1.谓曲意迁就。
1.贬退,罢黜。诎,通"黜"。
1.犹避忌。
1.亦作"充倔"。 2.得意忘形貌。
1.摧挫贬黜。
1.委屈;冤屈。
1.讥讽贬斥。
1.同"支左屈右"。 2.《史记.周本纪》:"﹝养由基怒﹞曰:'客安能教我射乎?'客曰:'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。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,不以善息,少焉气衰力倦,弓拨矢钩,一发不中者,百发尽息。'"后转为"左支右绌"。亦省作"支绌"﹑"支诎"。谓处境窘促,顾此失彼穷于应付。
指弯腰曲膝。
诎:通“屈”;信:通“伸”。屈折一寸可伸长一尺。比喻小处受点委曲,以求得较大的利益。
诎:通“屈”,弯曲;屈膝:下跪。下跪降服,请求和解。
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。同“大直若屈”。
计策、力量都用完了。见“计穷力屈”。
形容文辞艰涩难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