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īn chí  ]
  • ㄐ一ㄣ ㄔˊ
  • CNHN RFF
  • 形容词

矜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局促;拘束。

这个小姑娘在众人面前有点矜持。

restrained;

⒉  自鸣得意;自负。

家世殷厚,雅自矜持。

arrogant;

⒊  恪守;坚持正道。

矜持道义。

hold;

引证解释

⒈  竭力保持庄重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 家诸郎,亦皆可嘉;闻来觅壻,咸自矜持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声容·习技》:“不知妇人登塲,定有一种矜持之态。自视为矜持,人视则为造作矣。”

⒉  自鸣得意;自负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有一士族,读书不过二三百卷,天才钝拙,而家世殷厚,雅自矜持,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,甘其饵者递共吹嘘。”
金 王若虚 《文辨二》:“退之 《行难篇》言取士不当求备,盖言常理无甚高论,而自以为 孟子 不如,其矜持亦甚矣。”
明 柯潜 《<归田诗话>序》:“老而弥篤,非寻常浅学輒矜持其所有者为可及也。”

⒊  约束。

南朝 宋 鲍照 《答客》诗:“爱赏好偏越,放纵少矜持。”
明 冯梦龙 《挂枝儿·从良》:“铁心肠一逕自从良了去,做偏房,受多少矜持。”
叶紫 《星》第二章:“她很能够矜持她自己。她可以排除邪恶的人们的诱惑,她可以抑制自家的奔放的感情。”

⒋  拘泥;拘谨。

明 胡应麟 《诗薮·宋》:“矜持於句格,则面目可憎;架迭於篇章,则神韵都絶。”
《恨海》第九回:“自己不该过於矜持,叫他不肯同坐一车,以致失散。”
鲁迅 《三闲集·柔石作<二月>小引》:“他极想有为,怀着热爱,而有所顾惜,过于矜持,终于连安住几年之处,也不可得。”

⒌  恪守;守正。

郭沫若 《塔·万引》:“我矜持了半生的道义不是完全破产了吗?”
方志敏 《可爱的中国·清贫》:“而矜持不苟,舍己为公,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谨慎言行,拘谨而不自然。

《晋书·卷八〇·王羲之传》:「门生归,谓鉴曰:『王氏诸少并佳,然闻信至,咸自矜持。惟一人在东床,坦腹食,独若不闻。』」
南朝宋·鲍照〈答客〉诗:「爱赏好遍越,放纵少矜持。」

自持

英语翻译

reserved, aloof

德语翻译

se gêner, avoir une attitude réservée

法语翻译

distanzsiert, gezügelt, beherrscht

矜持(jin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矜饬[jīn chì ]

    1.端庄严整。

  • 2、禁池[jìn chí ]

    1.宫苑中的池塘。

  • 3、禁持[jìn chí ]

    1.摆布。 2.折磨,使受苦。 3.经受;忍耐。 4.缠绵;纠缠。

  • 4、禁墀[jìn chí ]

    1.宫殿前的丹墀。亦指宫殿。

  • 5、禁斥[jìn chì ]

    1.禁止﹑排斥。

  • 6、禁饬[jìn chì ]

    1.管束;整顿。

  • 7、寖弛[jìn chí ]

    1.日渐松弛。

  • 8、尽齿[jìn chǐ ]

    1.尽其年寿。 2.指衰老。

  • 9、谨持[jǐn chí ]

    1.谨慎守持。

  • 10、谨饬[jǐn chì ]

    〈书〉谨慎。

矜持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持物寄人。
  • 2、1.保持家业。 2.主持家务。
  • 3、1.坚守。
  • 4、1.古代使臣奉命出行,必执符节以为凭证。 2.官名。魏晋以后有使持节﹑持节﹑假节﹑假使节等,其权大小有别,皆为刺史总军戎者。唐初,诸州刺史加号持节,后有节度使,持节之称遂废。 3.保持节操。
  • 5、1.遵行戒律
  • 6、1.执笔,执笔为文。
  • 7、1.见"持辩"。
  • 8、1.亦作"持辨"。 2.辩论。
  • 9、1.执手告别。
  • 10、1.手握兵器。 2.带兵。
  • 11、1.佛教语。托钵。 2.引申为行脚。
  • 12、指持有证券,不买也不卖,待机行事。
  • 13、1.执持。 2.操守。
  • 14、1.提倡。
  • 15、1.犹掣肘,阻碍。
  • 16、1.犹豫。
  • 17、1.庄重貌。
  • 18、1.手持算筹。多指理财或经商。
  • 19、1.手持兵刃刺杀。 2.执持名帖。
  • 20、1.执法。
  • 21、1.守其本分。
  • 22、1.扶持。
  • 23、1.守孝,服丧。
  • 24、1.《汉书.王欣传》:"武帝末,军旅数发,郡国盗贼群起,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,以军兴从事,诛二千石以下。"后以"持斧"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。

矜持的相关查询

矜持的意思解释、矜持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