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í fǔ  ]
  • ㄔˊ ㄈㄨˇ
  • RFF WRR

持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《汉书·王欣传》:“武帝末,军旅数发,郡国盗贼群起,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,以军兴从事,诛二千石以下。”后以“持斧”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以“持斧”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。

《汉书·王訢传》:“武帝 末,军旅数发,郡国盗贼羣起,绣衣御史 暴胜之 使持斧逐捕盗贼,以军兴从事,诛二千石以下。”
唐 沉亚之 《上家官书》:“顾世之持斧之士,安足以摹哉!”
宋 王禹偁 《贺冯起张秉二舍人》诗:“绣衣脱后休持斧,珠履抛来免过厅。”

持斧(chi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持扶[chí fú ]

    1.扶持。

  • 2、持服[chí fú ]

    1.守孝,服丧。

  • 3、持复[chí fù ]

    1.武技名。舞双戟之类。

  • 4、笞服[chī fú ]

    1.拷打而使屈服。 2.指用鞭打来驾驭牲畜。

  • 5、赤伏[chì fú ]

    1."赤伏符"的简称。

  • 6、炽富[chì fù ]

    1.昌盛富足。

  • 7、赤绂[chì fú ]

    1.即赤芾。 2.即赤绶。

  • 8、赤绋[chì fú ]

    1.即赤芾。

  • 9、赤茀[chì fú ]

    1.赤芾。

  • 10、赤韨[chì fú ]

    1.赤芾。 2.赤绂。

持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古代斩人的刑具,像铡刀。
  • 2、1.以斧削琢。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。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。
  • 3、1.即资斧。旅费。
  • 4、砍竹、木等用的金属工具,头呈楔形,装有木柄。
  • 5、1.泛指各种斧子。
  • 6、1.上古部落名。
  • 7、1.螳螂斧状的前肢。
  • 8、斧子。
  • 9、1.指坟墓。语出《礼记.檀弓上》:"昔者夫子言之曰:'吾见封之若堂者矣﹐见若坊者矣﹐见若覆夏屋者矣﹐见若斧者矣﹐从若斧者焉。'"
  • 10、〈书〉斧正。
  • 11、1.持斧衣绣衣。古执法使者的仪制。语本《汉书.武帝纪》:"遣直指使暴胜之等﹐衣绣衣﹐持斧﹐分部逐捕。"
  • 12、1.见"斧扆"。
  • 13、1.亦作"斧依"。 2.古代帝王朝堂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具﹐以绛为质﹐高八尺﹐东西当户牖之间。其上有斧形图案﹐故名。
  • 14、1.见"斧斤"。
  • 15、1.见"斧钺"。
  • 16、〈书〉斧和钺,古代兵器,用于斩刑。借指重刑:甘冒~以陈。
  • 17、①斧子和凿子。 ②比喻诗文词句造作,不自然:~痕。
  • 18、雕饰;修饰:斧藻其fe56|斧藻群言。
  • 19、1.见"斧碪"。
  • 20、1.亦作"斧砧"。 2.即斧锧。
  • 21、〈书〉敬辞,用于请人改文章。也作斧政。
  • 22、1.见"斧正"。
  • 23、也作“斧fe55”、“fd3efe55”。古代杀人的刑具:肉袒伏斧质请罪。
  • 24、1.载斧之车。皇帝的重要使者出行时用作导引。

持斧的相关查询

持斧的意思解释、持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