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ǔ zhì  ]
  • ㄈㄨˇ ㄓˋ
  • WRR QRFM

斧锧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斩人的刑具,像铡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斧质”。

⒉  斧子与铁鍖,古代刑具。行刑时置人于鍖上,以斧砍之。

《晏子春秋·问下十一》:“寡君之事毕矣, 婴 无斧鑕之罪,请辞而行。”
《吕氏春秋·贵直》:“王曰:‘行法。’吏陈斧质於 东閭。”
《汉书·项籍传》:“孰与身伏斧质,妻子为戮乎?”
颜师古 注:“质谓鑕也。古者斩人,加於鍖上而斫之也。”
宋 司马光 《五哀诗·晁大夫》:“旋闻就斧质,不得解衣冠。”
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杨公劾奸》:“一封奏九重,知他听否,我 杨继盛 的斧鑕囹圄都在这遭。”

⒊  泛指罪名。

田北湖 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未有左证,竟以己意为信讞,鞭笞斧鑕,横加其身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古刑法。置人于铁砧上,以斧砍之。故以斧锧指诛戮之事。也作「斧质」。

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「愿请玺复以治邺,不当请斧锧之罪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陆判》:「前夕冒渎,今来加斧锧耶?」

斧锧(fu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跗蹠[fū zhí ]

    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,通常没有羽毛,表皮角质鳞状。

  • 2、鈇质[fǔ zhì ]

    1.见"鈇锧"。

  • 3、鈇锧[fǔ zhì ]

    1.亦作"鈇质"。 2.古代斩人的刑具。借指腰斩之罪。锧﹐垫在下面的砧板。 3.星名。

  • 4、肤知[fū zhī ]

    1.肤浅的见闻。

  • 5、扶支[fú zhī ]

    1.犹扶持,扶助。

  • 6、扶植[fú zhí ]

    扶助培植:~新生力量。

  • 7、扶质[fú zhì ]

    1.护拥身躯;扶持本根。

  • 8、俘执[fú zhí ]

    1.俘获擒捉。

  • 9、父执[fù zhí ]

    〈书〉父亲的朋友。

  • 10、讣纸[fù zhǐ ]

    1.即讣帖。

斧锧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茝若1.汉宫殿名。在未央宫内。 2.白芷和杜若,皆香草名。
  • 2、茝药1.即白芷。
  • 3、捗攎1.收乱草。
  • 4、捗摅1.收敛。
  • 5、絺葛1.葛布。
  • 6、絺褐1.麻布短衣。
  • 7、絺绘1.见"絺句绘章"。
  • 8、絺巾1.细葛布巾。
  • 9、絺纩1.葛布与丝绵。指夏衣与冬衣。
  • 10、絺冕1.古代贵族用的有绣饰的礼帽。
  • 11、絺裘1.指夏衣与冬衣。
  • 12、絺素1.细白葛布。
  • 13、絺索1.纷乱貌。
  • 14、絺绤1.亦作"絺?"。 2.葛布的统称。葛之细者曰絺,粗者曰绤。引申为葛服。
  • 15、絺绣1.古代贵族礼服上的刺绣。引申为辞采,文采。
  • 16、絺衣1.细葛布衣。
  • 17、絺纻1.麻织物;细葛布。
  • 18、臷国1.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国名。
  • 19、樲棘1.果木名。即酸枣。《孟子·告子上》:"今有场师,舍其梧槚,养其樲棘,则为贱场师焉。"赵岐注:"樲棘,小棘,所谓酸枣也。"一说"樲"是酸枣,"棘"为荆棘。见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·樲棘》。
  • 20、楖人1.制作木器的工匠。《周礼.考工记》有《楖人》。
  • 21、楖枥1.见"楖栗"。
  • 22、楖栗1.亦作"楖枥"。 2.木名。可为杖。后借为手杖﹑禅杖的代称。
  • 23、呮查1.象声词。
  • 24、祇洹1.即祇园。

斧锧的相关查询

斧锧的意思解释、斧锧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