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àn rǎn  ]
  • ㄈㄢˋ ㄖㄢˇ
  • AIB MFD

范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字史云,东汉陈留人。曾师事马融,通五经。桓帝时为莱芜长,遭母忧,不就。性狷急,常佩韦以自缓。罹党锢之祸,遁迹梁沛间,卖卜为生,清贫自守,时或粮绝,穷居自若。闾里歌之曰:“甑中生尘范史云,釜中生鱼范莱芜。”冉,或作“丹”。见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。后以“范丹”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字 史云,东汉 陈留 人。曾师事 马融,通五经。

桓帝 时为 莱芜 长,遭母忧,不就。性狷急,常佩韦以自缓。罹党锢之祸,遁迹 梁 沛 间,卖卜为生,清贫自守,时或粮绝,穷居自若。闾里歌之曰:“甑中生尘 范史云,釜中生鱼 范莱芜。”
冉,或作“丹”。见《后汉书·独行传·范冉》。后以“范丹”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。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得书》:“喜得逆旅逢青眼,免使破甑生尘愁 范丹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看来世间听不得的是媒人的口,他要説了穷, 石崇 也无立锥之地;他要説了富, 范丹 也有万顷之财。”
清 陈梦雷 《赠臬宪于公》诗:“谁识 范丹 守,犹甘 原宪 贫。”

范冉(fan r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繁然[fán rán ]

    1.盛多貌。

  • 2、樊然[fán rán ]

    1.纷乱貌。

  • 3、飜然[fān rán ]

    1.迅速反转貌;彻底转变貌。 2.轻快飞翔貌。

  • 4、泛然[fàn rán ]

    1.亦作"泛然"。 2.漂浮貌;浮动貌。 3.随便,漫不经心貌。 4.一般,普通。 5.广泛,普遍貌。 6.空泛;浮浅,不深入。

  • 5、番然[fān rán ]

    1.省悟貌。

  • 6、幡然[fān rán ]

    同‘翻然 ’。

  • 7、憣然[fān rán ]

    1.心动貌。 2.变易貌。

  • 8、翻然[fān rán ]

    很快而彻底地(改变):~改进 ㄧ~悔悟。也作幡然。

  • 9、燔燃[fán rán ]

    1.燃烧。

范冉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春秋时冉求和仲由的合称。冉求,字子有,亦称冉有。仲由,字季路,一字子路。二人皆孔子弟子,长于政事。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。
  • 2、1.汉代西南的两个少数民族,亦指其国名。冉,亦作"冄"。 2.泛指我国古代边境少数民族。
  • 3、①缓慢地:香气冉冉飘来|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 ②柔软的样子:柔条纷冉冉,叶落何翩翩。
  • 4、1.荏弱。
  • 5、1.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。二人皆孔子弟子,以德行着称。
  • 6、1.古代传说中的鱼名。
  • 7、1.《玉台新咏.日出东南隅行》:"盈盈公府步,冉冉府中趋。"后以"冉冉趋"指仕宦为政。
  • 8、耕之疾1.冉耕,孔子弟子,字伯牛。《论语.雍也》:"伯牛有疾,子问之,自牖执其手,曰:'亡之,命矣夫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!'"邢昺疏:"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恶疾也。"后作为贤者患恶疾之典。
  • 9、缠缠1.犹慢慢腾腾。
  • 10、悠悠1.行动飘忽貌。
  • 11、熯炽1.燃烧旺盛。
  • 12、熯焚1.焚烧。指火攻。
  • 13、熯涸1.干旱。
  • 14、熯热1.烘热。
  • 15、熯薪1.烧柴火。
  • 16、熯造1.燃灶,点燃灶火。造,通"灶"。
  • 17、髯胡1.胡人多须﹐故称。
  • 18、髯戟1.谓须髯张开如戟。
  • 19、髯客1.多须的客人。
  • 20、髯口1.也称口面。传统戏曲演员扮演脚色时所戴假须。因身分﹑性格不同而种类各异。
  • 21、髯丽1.即髯公。参见"髯公"。
  • 22、髯鬣1.亦作"髥?"。 2.胡须。
  • 23、髯龙1.借指皇帝。 2.指虬枝盘曲的松树。
  • 24、髯奴1.亦作"髥奴"。 2.多须的奴仆。

范冉的相关查询

范冉的意思解释、范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