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rǎn jì  ]
  • ㄖㄢˇ ㄐ一ˋ
  • MFD TBF

冉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春秋时冉求和仲由的合称。冉求,字子有,亦称冉有。仲由,字季路,一字子路。二人皆孔子弟子,长于政事。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春秋 时 冉求 和 仲由 的合称。 冉求,字 子有,亦称 冉有。仲由,字 季路,一字 子路。二人皆 孔子 弟子,长于政事。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。

汉 应劭 《风俗通义·正失》:“伯楚 名 彭,清拟 夷 叔,政则 冉 季,歷典三郡,致位上列。”
唐 贾至 《授崔寓给事中制》:“有 冉 季 之政事,兼 应 刘 之词藻。”

冉季(ran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髯戟[rán jǐ ]

    1.谓须髯张开如戟。

  • 2、染疾[rǎn jí ]

    1.患病。

  • 3、然即[rán jí ]

    1.犹然则。

冉季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晩年;末年。 2.指第三年。
  • 2、1.少女。 2.小女儿。
  • 3、1.季布的诺言,谓恪守信用。
  • 4、1.秋季的最后一个月,农历九月。
  • 5、1.农历九月。
  • 6、1.即春秋时鲁国季孙氏。庄公季弟季友的后代。
  • 7、〈书〉末世;末叶:殷周~。
  • 8、1.末世;衰世。 2.叔父。
  • 9、1.指末世颓败的风俗。
  • 10、1.复姓。春秋宋有季随逢。见《世本》。
  • 11、1.复姓。春秋时鲁有季孙宿。
  • 12、1.王朝末代的君主。
  • 13、1.夏季的最后一个月,农历六月。
  • 14、1.传说中的古代神巫名。
  • 15、1. 特定季节的自然景观。如:春天,森林呈现郁郁葱葱的季相。
  • 16、1.胁下小肋骨。
  • 17、1.中兴,复兴。
  • 18、1.古酒器名,"三雅"之一,东汉刘表所制。
  • 19、1.犹季世。
  • 20、1.古代传说中的国名。
  • 21、1.每季的最后一月,即农历三﹑六﹑九﹑十二月。
  • 22、1.小指。
  • 23、1.汉代卜筮者司马季主。《史记.日者列传》:"司马季主者,楚人也。卜于长安东市。"后用以指代卜筮者。 2.季王。
  • 24、1.指春秋时吴季札。为吴王寿梦少子。不受君位,封于延陵,号延陵季子,省称"季子"。历聘各国,过徐,徐君爱其剑,季子为使上国,未与。及返,徐君已死,乃系其宝剑于徐君冢树而去。事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。后人称颂其高风亮节。 2.借指情谊生死不渝者。 3.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。秦早年外出游说,黄金耗尽,穷困而归,家人皆耻笑之。后佩六国相印,又经洛阳,兄弟妻嫂不敢仰视。秦问其嫂:"何前倨而后恭也?"嫂答:"见季子位高金多也。"一说苏秦字季子,一说嫂呼小叔为"季子"。事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"见季子位高金多也"裴骃

冉季的相关查询

冉季的意思解释、冉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