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ōnɡ hōnɡ  ]
  • ㄏㄨㄥ ㄏㄨㄥ
  • OAWY OAWY
  • AA式

烘烘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火盛貌。喧闹貌。昏迷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火盛貌。

元 孟汉卿 《魔合罗》第二折:“我嚥下去有似热油浇,烘烘的烧五臟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九二回:“少顷,草场内烘烘火起,烈焰冲天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七回:“那纸沾火就着,如何能够少待,早已烘烘的着了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四回:“一阵风过,遍地的枯草,烘烘烧着。”

⒉  喧闹貌。

《京本通俗小说·碾玉观音》:“﹝ 崔待詔 ﹞连忙推开楼窗看时,见乱烘烘道:‘ 井亭桥 有遗漏!’”
《西游记》第九三回:“当夜睡还未久,即听鸡鸣。那前边行商烘烘皆起,引灯造饭。”

⒊  昏迷貌。

元 杨梓 《霍光鬼谏》第三折:“只落的三魂杳杳,四体烘烘,七魄悠悠。”
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二折:“空着我烘烘醉眼迷芳草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温暖的样子。

如:「这屋里怎么这样热烘烘的。」

⒉  炽盛的样子。

如:「只见会场里一片闹烘烘的。」

烘烘(hong h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薨薨[hōnɡ hōnɡ ]

    1.象声词。众虫齐飞声。 2.象声词。亦用来摹拟其他各种声音,如填土声﹑雷声﹑鼓声﹑水声等。

  • 2、鍧鍧[hōnɡ hōnɡ ]

    1.象声词。形容大声。

  • 3、浤浤[hónɡ hónɡ ]

    1.洪波腾涌貌。《文选.木华<海赋>》:"崩云屑雨﹐浤浤汩汩。"刘良注:"浤浤汩汩﹐腾涌急激貌。"一说﹐波浪声。李善注:"浤浤汩汩﹐波浪之声也。"

  • 4、耾耾[hónɡ hónɡ ]

    1.大声。

  • 5、洪洪[hónɡ hónɡ ]

    1.大貌。 2.形容声音含混不清。

  • 6、鸿鸿[hónɡ hónɡ ]

    1.广大;宏大。

  • 7、闳闳[hónɡ hónɡ ]

    1.大貌。 2.形容声音宏大。

  • 8、吰吰[hónɡ hónɡ ]

    1.象声词。

  • 9、宏宏[hónɡ hónɡ ]

    1.宏伟貌。

  • 10、轰轰[hōnɡ hōnɡ ]

    1.象声词。形容大声连续作响。

烘烘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光焰。 2.焕发光华。
  • 2、1.映照成影。
  • 3、1.即烘托。
  • 4、1.谓阳光映照晴空。
  • 5、1.火热貌。 2.哄然。喧闹貌。
  • 6、烘托渲染,他把自己所听到的,加上许多~之词,活灵活现地讲给大家听。
  • 7、1.见"烘杮"。
  • 8、1.亦作"烘柹"。 2.闭藏未熟的青柿于容器中,使其自然红熟,谓之"烘杮"。
  • 9、1.本指御史公堂会食时举座大笑。后泛指满座皆大笑。 2.犹暖房。为庆贺亲友生日或入宅﹑迁居等设宴聚会。
  • 10、1.喧腾。
  • 11、1.火盛貌。
  • 12、①国画的一种画法,用水墨或淡的色彩点染轮廓外部,使物像鲜明。 ②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,然后再引出主题,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。 ③泛指陪衬,使明显突出:蓝天~着白云丨红花还要绿叶~。
  • 13、用加热的方法把潮湿物品中水分去掉的箱形装置,多用于工业。
  • 14、用火烘干(茶叶、烟叶等)。
  • 15、1.炽热的炉灶。
  • 16、烘托;陪衬。
  • 17、1.忽然,一下子。
  • 18、1. 藉火烤干。
  • 19、象声词,形容火着得旺的声音:炉火~。
  • 20、1.火势猛烈貌。
  • 21、1.烤火,向火取暖。
  • 22、1.霁光映照。
  • 23、1.用火燥物。
  • 24、1.中间放小火盆的竹篮。用以取暖或烘干衣物。

烘烘的相关查询

烘烘的意思解释、烘烘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