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ā bā  ]
  • ㄌㄚ ㄅㄚ
  • RU CNH

拉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方言。拉;拖。方言。提携;扶助。如:我也是条汉子,喜欢英雄,爱交朋友,所以说,我特别愿意把你拉巴一下。方言。辛勤抚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方言。拉;拖。
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七九回:“童奶奶 笑道:‘你可也忒刁钻!但是听他姑夫的口气,还像似没帐的一般,半夜三更,你只管打他待怎么?’再三拉巴着, 寄姐 才放了手没打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八十回:“这吊杀丫头,也是人间常事,唬答得这们等的!拿领席来捲上,铺里叫两个花子来拉巴出去就是了,不消摇旗打鼓的。”

⒉  方言。提携;扶助。

如:我也是条汉子,喜欢英雄,爱交朋友,所以说,我特别愿意把你拉巴一下。

⒊  方言。辛勤抚养。

李準 《李双双小传》一:“她年纪轻轻的就拉巴了两三个孩子。”
王安友 《李二嫂改嫁》:“我自她三岁她爹走了,可怜撇下我这个女人,又得家里,又得外头,把她拉巴大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拉扯。

如:「如果再胡闹,就将你拉巴出去。」

⒉  辛勤抚养。

如:「他自幼父母双亡,由叔叔拉巴长大。」

⒊  提拔。也作「拉拔@@@拉把」。

如:「没有董事长的拉巴,他怎能当上主管。」

拉巴(la ba)同音词

  • 1、拉拔[lā bá ]

    1.提携;照顾。 2.辛勤扶养。

  • 2、拉把[lā bǎ ]

    1.提携;抚养。

  • 3、腊八[là bā ]

    (~儿)农历十二月(腊月)初八日。民间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。

  • 4、喇叭[lǎ bɑ ]

    ①管乐器名。多用铜制成,上细下粗,尾端向外张开:吹喇叭|喇叭声响。 ②即“扬声器”(406页)。 ③喇叭筒状的:喇叭花|喇叭裤。

  • 5、剌八[lá bā ]

    1.两腿叉开成八字形。

  • 6、剌犮[lá bá ]

    1.犬曳足而行貌。又人两足分张而行貌。亦泛指行走不正。

拉巴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蒙语,"队"的意思。清代旗以下的基层单位,一称"什户"。解放后,内蒙古自治区在牧区仍采用这一习惯上的称谓,作为乡一级政权机关。1954年后,"巴嘎"相当于自然村。
  • 2、1.古巴郡﹑汉中地区。在今川东﹑陕南﹑鄂西北一带。
  • 3、德国作曲家。曾任教堂管风琴师、宫廷乐长。后长期在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及其附属歌唱学校任乐长和教师。其创作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,吸取16世纪以来欧洲音乐的成就。作品多以复调写成,主要有声乐作品《b小调弥撒曲》、《马太:受难曲》,器乐作品《平均律钢琴曲集》,古钢琴曲《法国组曲》以及管弦乐《勃兰登堡协奏曲》等。
  • 4、1.相传后汉栾巴喷酒灭火的故事。《后汉书.栾巴传》:"﹝栾巴﹞迁沛相。所在有绩,征拜尚书。"李贤注引《神仙传》:"巴为尚书,正朝大会,巴独后到,又饮酒西南噀之。有司奏巴不敬。有诏问巴,巴顿首谢曰:'臣本县成都市失火,臣故因酒为雨以灭火。臣不敢不敬。'诏即以驿书问成都,成都答言:'正旦大失火,食时有雨从东北来,火乃息,雨皆酒臭。'后忽一旦大风,天雾晦暝,对坐皆不相见,失巴所在。寻问之,云其日还成都,与亲故别也。"后诗文中因以"巴火"为火的泛称。
  • 5、1.见"巴戟天"。
  • 6、1.蜀地产的一种优质纸。
  • 7、1.芭蕉。
  • 8、1.奉承;讨好。
  • 9、1.努力;勤奋。
  • 10、①趋附、奉承:他为人耿直,从不巴结上司。 ②勤奋;努力:他工作特别巴结。
  • 11、1.巴结。
  • 12、①特地;迫切:巴巴地等着他回来。 ②词尾。表示情状,合成形容词:干巴巴。
  • 13、1.来由;根据。
  • 14、1.巴鼻。
  • 15、1.巴鼻。
  • 16、1.巴鼻。
  • 17、1.谓巴中地带。 2.指巴中一带的人。 3.古代巴人所交纳的赋税。巴人呼赋为賨,故称。
  • 18、1.见"巴答"。
  • 19、1.巴答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巴哒"。 2.象声词。形容嘴巴开合或碰击声。
  • 21、1.见"巴旦杏"。
  • 22、1.犹盼望。
  • 23、1.氐人的一支。东汉末,自巴西(治今四川阆中县)﹑宕渠(治今四川渠县东北)郡北徙于汉中杨车板,号为杨车巴。魏武帝时,首领李虎率族众500余户附魏,受封将军,并将族众尽迁略阳北(今甘肃秦安县东南),遂号为巴氐。西晋元康(公元291-299年)年间,关西连年饥馑,族人又大量流入四川。首领李特乘机拥兵割据,于西晋太安二年(公元303年)建立成汉政权,为十六国之一。后渐与当地汉族融合。
  • 24、用柳条编制以盛物的圆斗形器具。

拉巴的相关查询

拉巴的意思解释、拉巴的拼音怎么读?